「其實我有沒有愛過我父親?」
房間裏只有我和陳先生。當他說到這句時,房間裏是陰沉的。
陳先生的母親早逝,兄弟姊妹不多,他的父親幾年前得了末期病後,由陳先生獨力照顧直至逝世為止。一次覆診中,內科的主診醫生細心觀察陳先生情緒不妥,遂轉介他到臨床心理科。
「每次照顧父親,我都很辛苦,心中『揦住揦住』,後來還會有點嫌棄。如果我愛他,為甚麼會有這些感覺呢?」
說到這裏,身形健碩、談吐溫文爾雅的陳先生眼淚盈眶。這3年來,每當陳先生回憶當日照顧父親的片段,這問題都令自己被自責淹沒,漸漸不敢再思念父親。
心理治療的初期,陳先生明顯不習慣訴說心事。同樣是男士,我理解社會對男士的期許: 「堅強、拎得起放得低、男兒有淚不輕彈!」被潛移默化了數十年,陳先生習慣壓抑負面情緒,所有的哀傷、後悔、委屈都被他壓成原子粒的大小,放在內心的角落。但面對父親去世這份傷痛,越壓抑反而越大,把他的內心塞至滿瀉。
我從一開始就陪伴陳先生接觸自己的內心世界,營造安全的環境,讓他感受照顧父親的過程中雖有負面情緒及辛苦,但有愛。想當天,看見父親病倒了的苦而「揦住揦住」,其實是替病人感到難過的同理心。無奈日夜守侯,內心不能無限壓縮這份難過,終令它變得難以盛載。陳先生在人生中頭一次控制不了內心世界,害怕自己終會崩潰而不能照顧父親,所以產生了抗拒心,然而,這份抗拒並不是嫌棄,而是照顧者的內心在照顧的道路上滿瀉了,吃不消了。說到底,所有的情感都是源自愛。
只有坦然地接觸自己的內心感受,嘗試對自己帶著慈心,才能放下自責。帶著體諒回顧自己作為照顧者的道路,找出沿路的愛,思念親人的悲傷才有機會消化。
以愛找愛,就是心理治療。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黃曉曦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醫護深情
-
網絡熱話|男童北角單車徑踩單車 1原因遭5老翁輪流指罵 疑不忿被拍片推跌男童 |
|
-
-
-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以愛找愛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 D240510
以愛找愛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專欄
「其實我有沒有愛過我父親?」房間裏只有我和陳先生。當他說到這句時,房間裏是陰沉的。陳先生的母親早逝,兄弟姊妹不多,他的父親幾年前得了末期病後,由陳先生獨力照顧直至逝世為止。一次覆診中,內科的主診醫生細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757009%2F%E4%BB%A5%E6%84%9B%E6%89%BE%E6%84%9B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757009/以愛找愛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55000/3757009/og1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755000/3757009/
生活副刊
專欄
514
3757009
503
503007035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e148a6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7da023b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0036e5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