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還是特殊教育?

發佈時間: 2022/09/23

融合教育還是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的理念自1970年代起,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教育思潮的洪流,影響所及,特殊學校的體制運作亦備受衝擊。概括而言,大部分殘疾學生被轉移到主流中小學,與一般學生一起成長和學習,因而令不少特殊學校生源銳減,被迫關閉或轉型服務。

可是,融合教育理念實行於聾人教育的實際操作上,便有着明顯的兩極不同。時至今天,過去以口語化聾人教育見稱的英國再沒有聾人學校,因為所有聽障學生已被融合在常規學校就讀;北歐諸國的聾人學校卻保留着其獨特性,如常運作和持續發展。英國和北歐諸國在融合教育理念上並無分別,基本上絕大多數輕度和中度殘疾的學生已融入主流學校體制中,只剩餘數量極少的特殊學校收容嚴重程度的殘疾學生。但是,基於尊重聾人手語教學和聾人文化的原則,北歐諸國依然讓聾人學校繼續運作,並且正式通過法例,容許聽障學生不必受到融合教育政策的規管。也就是說,高舉融合教育理念的同時,聽障學生仍然擁有其特殊教育的權利,沒有必要「被口語化」和「被融合化」到健聽社群去。

上述的簡潔描述凸顯出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聾人教育在融合教育政策影響下,到底怎樣才能既維繫着聾人教育本位的「特殊性」,又可配合融合教育廣延的「普世性」呢?英國和北歐諸國分別以不同態度和形式,分道揚鑣地處理這樣的爭議。香港如今只剩餘一所聾人學校,到底應如何定位和操作?是否繼續充分發揮聾人教育和文化的獨特性,還是只作為融合教育政策的續貂附麗呢?

撰文: 陳國權 逢星期日晚6時半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唔聲唔聲講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