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形象 不斷改變

發佈時間: 2022/09/02

聾人形象 不斷改變

《心之旋律》今年在奧斯卡獲得大獎,惹來不少爭議,現藉此談一下聾人文化與電影的關係。

聾人是個少數社群,與不同的少數族裔或性小眾一樣,有着自己的語言(手語)和獨特的生活習慣,主流社會不易把握。一部電影怎樣描述聾人角色、反映他們的生活狀況,自是最為值得深究的問題。由於在筆者的成長環境裏,身邊沒有聾人朋友,對聾人的印象都來自電視電影。從小時候看無綫重播的《聽不到的說話》,到後來《十月初五的月光》,裏面的聾人雖不乏可憐可愛處,但也不敢視之為對聾人有多少真實理解。

其實,在任何電影裏所展現的殘疾人士形象都一樣,我們看銀幕裏的聾人,總難免有多少戒備,因為這些角色,很容易讓人落入一種刻版印象的定型。正如英國皇家聾人協會的倡議部負責人Annie Roberts所說︰「這些定型更多是負面的,且深深影響着公眾對聾人所持的偏見,更可能是一切歧視的根源。」最經典例子,就是美國列根總統元配Jane Wyman在40年代獲奧斯卡影后的代表作《Johnny Belinda》,她飾演一名被強暴的聾啞女孩,聾人無力發聲求助及長期飽受凌虐的定型,深深烙在觀眾的腦海中。

當然,在聾人文化的大力提倡下,近年荷李活電影在探索聾人角色方面,明顯有了很多新的突破。無論是《金屬之聲》失去聽力的搖滾鼓手,還是新派恐怖片《無聲絕境》,非但減少了傳統對聾人的負面設定,並把聽力異常的生活狀況當成音效及場景布置的一環,帶入了電影研究者所謂從「現象學」角度來嘗試體驗殘疾人士的生活。再加上Marvel電影《永恒族》首次出現了聾人超級英雄,明顯可見聾人的形象正不斷改變。

撰文: 盧勁馳 逢星期日下午6:30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唔聲唔聲講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