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手語傳譯不簡單

發佈時間: 2022/06/10

電視手語傳譯不簡單

在2016至2017年間籌備手語電視新聞報道時,聾人群體普遍希望能在中文台每晚較夜的時段播放。經過一番解說,道明英文台和中文台的視訊覆蓋範圍及滲透率並無分別,並且保證兩台的《晚間新聞》內容相同,致達成協議,於明珠台推出《手語新聞報道》。

就手語傳譯視窗如何呈現,亦曾進行了深入討論。內容包括視窗面積及形狀(視窗面積至少佔熒幕六分之一?形狀應採用方形、圓形還是橢圓形?)、視窗中手語傳譯員的大小(顯示大半身或全身?坐着還是站着?有說最好效法外國或台灣,手語傳譯員與講者站在一起?)、背景顏色跟手語傳譯員的衣着配合(劃一穿黑色衫?還是穿着其他深色衫配以淺色背景?),各持份者在討論中皆抱着求同存異的態度。

另一大挑戰是手語的準確度和認受性。不同地區或群體因着生活、環境、文化、表達方式不同,手語運用多少會有差別。此外,手語有分自然手語和文法手語。暫時香港未訂立一套標準手語,只有一套大部分聾人可用以溝通的「通用手語」。

再者,運用手語時的手形與位置、動作節奏與速度、面部表情,以至眼神,密切影響着信息傳遞的效能。專業手語傳譯員需要不斷學習,認識如何繙譯不同範疇(政治、經濟、醫療、科學、體育、藝術和國際事件等)的專業詞及新生用語。現時聾人服務機構和大學所提供的手語傳譯課程已達一定水準。而現有「香港手語瀏覽器」網上平台亦有手語詞彙,可供參考。

勞福局將在2022年成立工作小組,探討如何為公共廣播建立一套香港手語通用詞彙,並加強培訓及資歷認證,期望進一步提升本地傳譯質素,讓聾人能更通達地享用公共資訊。

撰文: 陳肖齡 逢星期三下午6:30在港台電視31播映
欄名: 唔聲唔聲講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