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大家認為發燒是壞事。一旦發燒不退,有些病人會到處換醫師看,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近年醫學界對發燒的研究,才發現我們對發燒竟有那麼多錯誤觀念。人們生病會發燒這件事其實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一旦對病人的發燒作出不適當處置,有時反而會幫倒忙。以中醫角度,讓我們重新了解發燒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凡發熱在39度左右或以上者可稱高熱,即中醫所謂的壯熱;持續兩周以上稱為長期高熱。高熱多為外感病,在中醫臨床上,主要見於裏實熱證,多數是表邪入裏化熱所致。
高熱是一種症狀,其病因很多。各種急慢性全身性傳染病與局部感染病灶所引起的發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病因,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敗血症、傷寒、瘧疾、心內膜炎、膽道感染、結核病、肝膿瘍、急慢性血吸蟲病發熱型、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有些非感染性疾病也能出現高熱症狀,更應引起注意的是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以及各種磺胺藥、抗生素所引起的藥物熱等。
中醫對高熱的辨證大多數經疾病所表現的症狀來區別,分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但出現高熱或長期高熱對人體消耗很大,因此必須採用現代醫學化驗檢查等方法盡早找出病因,及時進行治療。若一時難以確診,為體溫過高或發熱時間過長時,允許酌情對症處理,針灸也是方法之一。
中醫關注的不是發燒本身,而是整個抗爭局勢是邪盛正退,還是正盛邪退,兩者都可以出現高燒,單純發燒一個症狀並不能幫助中醫判斷形勢,需要通過望、聞、問、切才能全面掌握病勢,及早控制病情。
撰文:
張勇
上醫堂創辦人、註冊中醫師,深獲名人富豪信任與支持,專治痛症、都市病等。
欄名: 名人御醫
-
Sick問識答|濕疹發作用「天然」偏方止痕? 醫生解構成效各異勿亂試 |
|
-
灣仔奪命車禍丨奪命車禍釀兩死女司機認睇錯燈判囚2年 整形名醫何維新遺孀:難以置信 |
|
-
減肥大作戰|被嘲身形發福脂粉味濃 45歲前TVB當紅小生修身成功獲封「顏值天花板」 |
|
-
Healthy Life|屋企發霉點算好?專家拆解除霉謬誤 教5大方法減少霉菌增生 |
|
-
新冠疫情︱近4周錄86宗嚴重個案30人亡!病毒監測數據創1年新高 專家:新冠未來數周維持高活躍 |
|
-
凍齡女星丨70歲馮寶寶移居大馬罕現身零濾鏡下狀態驚人 曾兩度離婚受情緒病困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市民對發燒誤解多
市民對發燒誤解多
傳統上,大家認為發燒是壞事。一旦發燒不退,有些病人會到處換醫師看,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近年醫學界對發燒的研究,才發現我們對發燒竟有那麼多錯誤觀念。人們生病會發燒這件事其實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一旦對病人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910456%2F%E5%B8%82%E6%B0%91%E5%B0%8D%E7%99%BC%E7%87%92%E8%AA%A4%E8%A7%A3%E5%A4%9A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910456/市民對發燒誤解多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910000/2910456/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2910456
503
514003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15f1b1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5e62a4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e40f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