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症經濟學

發佈時間: 2020/10/15

疫症經濟學

2020年,全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損失的生產總值,起碼高達5萬億美元,這當中並不包括人命、健康和生活質素等等的損失。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當初沒有買保險?

想起來有點奇怪,我們為了免受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風險或傷害,購買保險已是今時今日的必然選擇。但是,儘管科學家一再指出,在過去一世紀平均每年有兩種新型病毒從天然宿主感染人類,新型流行疾病的風險明顯已十分高,但國際間竟然沒有採取一致行動,防止疫症爆發;而美國退出世界衞生組織,只會離目標更遠。

新冠肺炎的傳播,其中一個因素是因應野味、藥物、寵物等的需求而衍生的野生動物市場;當中每一環節,由捕捉、運輸以至儲存野生動物等,都是散播病毒的途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將森林切割,實際上增加了森林與民居之間的邊界總長度,亦增加了野生動物病毒傳播到家畜和人類的機會。

針對這兩個病毒對外感染途徑,全球需要撥出資源,多管齊下,其中包括監管砍伐森林和野生動物交易,同時要執行偵測、監控和減少病毒外溢的計劃。研究顯示,全球需要為這些工作每年多付出200多億美元,但比起新冠肺炎疫情的代價,這絕對是超值的保險。

引用匈牙利科學哲學家László的說法,人類已到了一個沒有歸路的「渾沌點」,一是人類文明將會徹底崩潰,一是人類將會突破自我,找到新秩序。「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如何作出選擇,大家應該心中有數。

(本欄逢周三、四刊登)

撰文: 梁榮武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