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健脾】中醫推介祛濕食療 擊退腸胃濕困問題

發佈時間: 2019/08/09

【立秋後健脾】中醫推介祛濕食療 擊退腸胃濕困問題

大自然季節更替,其實反映著五行的規律,而五行有五種元素,所以一年不止四季。介乎夏天與秋天之間還有一個季節,稱為「長夏」。立秋後至處暑期間仍然炎熱,要養生便要注重健脾養胃,為秋冬後補益調理作好準備,否則若脾胃消化功能受損,進入秋冬後便難以進補。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長夏」是甚麼?

  • 長夏是指在夏末秋初的一段時間
  • 此時夏季的火邪暑熱未退,雨量偏多,故此長夏有暑濕偏重的特點
  • 另一方面,季節與人體五臟互相對應,長夏則與脾胃之氣相通
  • 脾臟負責消化吸收,將飲食得來的營養轉化為氣血,使人體精力充沛,可是一旦長夏暑濕困脾,體內濕氣增多,脾臟便不能發揮其作用,出現各種毛病,尤其是腸胃問題。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飲食小貼士

  • 食療:三豆瘦肉湯

材料︰紅腰豆20克、眉豆20克、白扁豆15克、淮山20克、陳皮1角、瘦肉半斤

做法︰瘦肉洗淨、汆水。鍋中加水,煮滾後加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約2小時

功效︰健脾利濕

注意︰痛風病人、容易胃脹的人士不宜

  • 長夏期間,順應自然界的節律,注重健脾養胃,可為秋冬後的補益調理作好準備,否則若脾胃消化功能受損,進入秋冬後便難以進補
  • 多食瓜果︰有助消化之餘,又能促進大腸蠕動,可以把體內的熱邪排出
  • 切忌食用生冷食物︰長夏氣候夾濕,生冷飲食性質陰寒,可加重體內的濕氣,使濕濁困脾,影響消化功能

{{hket:inline-image name="DOCTOR.jpg"}}{{/hket:inline-image}}

資料來源:註冊中醫師李翠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