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儀
楊美儀

化粧品與關稅

發佈時間: 2018/07/04

化粧品與關稅

中國將化粧品的進口關稅從8.4%下調至2.9%,7月1日已開始生效。中國減少化粧品關稅將使新進入者能夠流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會推動內地本土企業變得更具競爭力。不知會否令零售價格下調來增加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會否令自由行在港的美容品消費減少?最擔心的莫過於那些從事代購服務的人吧。以前有高關稅,很多美國及韓國生產商索性在中國設廠來減低成本,有些傳統美國美容品牌例如Olay、NYX都有產品在中國生產。

繼韓國最大專門生產用完即棄面膜的企業被法國化粧品業巨人收購後,陸續也有不少來自歐美的企業跟韓國美容生產商合併或收購。韓國市場從來是世界美容業人士眼中的肥豬肉,但外面的人要進入韓國市場談何容易?就連一眾歐美巨人的品牌要在韓國站穩腳也感吃力,現在一些生產商被外國公司收購或合併,無疑是讓外人在自己市場分一杯羹。但想深一層,跟歐美企業合併,也有望把韓國生產的產品更容易發展至全世界。

過去十年,歐美化粧業巨人在中國市場投注不少心力及銀彈。他們以燒銀紙式的廣告攻勢把中國消費者洗腦後,近年他們偏向在發達中國家開拓新興市場,例如沙特阿拉伯。但自2018年1月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引入增值稅(VAT)後,中東地區的個人護理產品銷售受到影響,並不讓人感到意外,變相增加5%美容產品的價格。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引入新稅後,削弱了個人護理產品的銷售。消費者對稅後的價格上漲特別敏感。許多美容和個人護理品牌面臨銷售下降或放緩的局面。

(本欄逢周三至五刊登)

撰文: 楊美儀 美國認證專業美學家、 HerbalGram創立人、大韓民國忠清北道榮譽大使
欄名: 緣來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