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海山科研團隊
關海山科研團隊

細菌的「社會秩序」

發佈時間: 2016/06/10

在有關細菌與健康的普及文章中,時常提到「益菌」、「害菌」、「中性菌」。正如社會上的「好人」、「壞人」和「普通人」,微生物組的細菌「分類」也是人類為方便溝通而成的粗略標籤。

益菌:一如維持社會秩序的「好人」,益菌是維持健康的重要角色。它們為身體帶來益處,如調節免疫系統、製造維他命等。例子有乳桿菌(Lactobacillus)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

害菌:像破壞社會安寧的「壞人」,害菌就是引發細菌性疾病的罪魁禍首。如引發肺炎的肺炎桿菌(S. pneumoniae)和引致胃潰瘍的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

中性菌:就如社會上無數普通的你我他,中性菌是微生物組中的最大族群。它們(對人類)好像沒甚麼好處,也沒有害。其實它們的存活是在默默支持整個微生物組,作為對抗致病原入侵的屏障。例子有擬桿菌(Bacteroides)、梭桿菌(Fusobacterium)。

在健康正常的微生物組中,不論益菌害菌中性菌也會有。小量害菌不斷出現,益菌和中性菌就能發揮作用,抑制害菌生長。至於最後誰(細菌)能留低,就是適應(人體環境)者生存的結果。

撰文: 關海山科研團隊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醫學院名譽教授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近年致力探討益生菌及微生物組如何改善人類腸道健康。
欄名: 益生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