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憲孫
梁憲孫

痛風

發佈時間: 2023/11/30

痛風

六十歲的王先生有酗酒惡習,酒後多次出現「急性痛風」(Acute gout);腳大拇指劇痛,關節發紅腫脹。除處方藥物治療外,醫生建議王先生馬上戒酒。

「痛風」的病因是「尿酸」(Uric acid)晶體凝聚關節,引發關節炎。血液尿酸水平超標(Hyperuricaemia),即有三分一機會出現「痛風性關節炎」(Gouty arthritis)。急性痛風發病時,驗血尿酸水平可能正常;如有需要,可抽「關節液」檢查確診,顯微鏡下見「尿酸晶體」。病情嚴重,X光造影或見典型病變。

尿酸過多可影響腎臟,形成「腎石」(Renal stones),超過一成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腎臟受損。血液尿酸水平長期處於高位,亦可發展成「慢性痛風石」(Chronic tophaceous gout),尿酸晶體在關節、骨骼、軟骨及皮下積聚,形成「痛風石」(Tophi)。

估計香港半成人口患痛風,大多是成年人,尤其長者;男士比女性較易患痛風,發病年齡一般較早。高危發病因素包括癡肥(Obesity)、高血壓(Hypertension)、慢性腎臟病(Chronic renal disease)、嚴重創傷,酒精(Alcohol)、暴食、多吃肉和海產,還有長期服用「利尿藥物」(Diuretics),「骨髓增生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患者亦較易有痛風。

「假痛風」(Pseudogout)病徵與痛風相似,但病因有異,關節炎由「焦磷酸鹽」(Pyrophosphate)引發,與尿酸無關,小心誤診。

防止痛風,建議小心控制飲食,有助降尿酸水平;若成功減磅,效果更佳。專家建議低脂奶、全麥、糙米、燕麥及豆類食物,咖啡及維生素C亦有助降尿酸,切忌酒精。

(本欄隔星期四刊登)

撰文: 梁憲孫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醫生
欄名: 醫晴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