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淪為凶車|開車門驚見陌生女屍 警方調查揭離奇死亡內幕 法院判死者家屬賠償金額曝光

發佈時間: 2023/10/18

台灣發生一宗離奇命案,一名男車主在路邊泊車後離去,幾天後開車門驚見後座有一具女屍。他不滿座駕淪為凶車,因而要求死者家屬賠償逾42萬(新台幣·下同,約10.3萬港元);惟家屬不同意,雙方只好對簿公堂。案件日前開庭審理,法官最終判死者家屬須向車主賠償。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長女遭虐死幼女險被掟落街 林潔淇再歷乳癌嚐過最苦人生:汪明荃一直支撐我健康

{{hket:ul-video id="9367"}}{{/hket:ul-video}}

綜合台媒報道,事發於去年6月,新北市蘆洲有民眾把自己的車停泊在路邊;惟幾天後接獲警方通知,車輛飄出濃烈異味,還流出臭水。結果打開車後,驚見後座有一具女屍。

警方調查後表示,事發前一名穿著紅色衣服的婦人在大街上走著,手中拿著一袋東西的她腳步搖搖晃晃,看似是喝醉或精神不濟的狀態;然後,她轉進戶外停車場,這是她的最後身影。幾天後,婦人被發現倒臥在車輛的後座,並已失去心跳。經調查發現,該名婦人姓楊、57歲,死因為「心因性猝死」。至於她進入車內的原因暫時無法查證。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6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6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68.jpg"}}{{/hket:inline-image}}

車主為一名20歲何姓男子,他指車子大多是供太太使用,也與死者並不認識,自己因確診而好幾天沒開車。何男的家屬透露:

「我們那個車子是好好的,一個人莫名其妙死在我們裡面,嚇到好幾天都不敢睡覺,那幾天都提心吊膽。」

座駕淪為凶車 車主要求死者家屬賠償10萬

由於車主不滿車輛淪為凶車,故提告民事損害賠償,包括車價減損31萬(約7.6萬港元)、拖吊費花5,000(約1,229港元)、嬰兒手推車9,500(約2,335港元)、汽車安全座椅1.4萬(約3,442港元),以及精神慰撫金8萬(約1.9萬港元)等等,合共求償42.65萬元(約10.5萬港元)。

可是,死者家屬反駁指,事發時車主未有鎖上車門,沒有盡管理車輛的責任,加上沒有造成車輛損毀,故此不同意需要賠償高額賠償金。

法官2大理由判死者家屬應向車主賠償

對此,當地律師楊逸政認為:「雖未造成該車輛物理上的毀損,但造成車輛原所有權人無法繼續使用,且沒有人願意受讓或購買,故其交易價值貶損,車輛所有權人可就該車輛貶損的部分,向該民眾的繼承人請求損害賠償。」

法官認為,楊姓死者未經同意自行上車,並在車內死亡,雖然沒有造成車輛損毀,但在社會常情的角度審酌,確實會令民眾有忌諱及感到恐懼,導致無人敢再繼續使用涉事車輛,也令購買意願低落,交易價格降低,兩者具有因果關係。此外,車主何男在離開車子前有啟動鎖車功能,卻因車子無電而無法成功上鎖,故認定車主沒有疏忽。最後,楊姓死者的家屬被判須賠償「車價減損」、「拖吊費」和「車內物品」,一共32.1萬元(約7.9萬港元)。法官指此案仍可上訴。

「心因性猝死」年奪500萬人性命 專家教防止方法

翻查資料,「心因性猝死」(SCD)每年奪走全球400至500萬人性命。香港大學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謝鴻發透露,本港每10萬人當中,發生「心因性猝死」或「心臟驟停」為中度風險的男性及女性分別有40及22人,港男出事比例較港女高近半,「因男士較易有冠心病,故風險更高。」

實際上本港經解剖的死者中,最多人因冠心病離世,其餘屬心肌病變、心臟血管、遺傳性心律或電波問題。當中35歲以下的年輕死者,亦有高達45%人死於冠心病,不少人平日看似健康。謝指:「冠心病風險與過重、血壓高、膽固醇高、吸煙及糖尿病相關,政府現時推行慢性病篩查,識別較年輕的高血壓及糖尿患者是防止心因性猝死的重要一步。」他建議年輕巿民可做簡單體檢,量度血壓及血脂有無異常。

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

心臟病和腦血管病是本港第二號殺手疾病,部分人第一次病發前可能不會出現任何徵狀,而忽略了患病的可能性。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高耀鈞曾接受《晴報》訪問表示,大部分猝死個案與心臟病有關,多數猝死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病發時,一般以5分鐘內為「黃金急救時間」,當心臟停頓時間越長,死亡率會越高。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577.jpg"}}{{/hket:inline-image}}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陳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