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樓宇危機|滲水樓年均達4萬宗 投訴10年增7成 工程師學會倡設主導部門負責

發佈時間: 2023/09/05

樓宇失修危機日增。香港工程師學會引述滲水辦統計數據,由2017至21年每年滲水舉報逾3.4至4.3萬宗,與2010年逾2.5萬宗比較,增幅更達68%。會長李志康指,樓宇滲水或與供水排水系統、防水層老化等相關,亦與樓齡及發展商質素掛鉤,不單舊區樓宇有嚴重滲水風險,南區、紅磡不少樓齡逾30年的大型屋苑,因喉管長年受冷縮熱漲影響亦出問題。惟現時滲水辦權力不足,遇上滲水源頭單位業主或租客不合作,勢難以入屋檢查,令個案處理要經年累月。

  • {{hket:inline-image name="de67c74d-5c19-4305-a7f4-bb0329645f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2005322-a68e-4d48-ae13-9671cea4cebc.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ff2011f2-e1f4-4cb0-ba14-64e1021ffa69.jpeg"}}{{/hket:inline-image}}

 

學會樓宇裝備分部主席余偉沛補充,按過去10年政府數據,深水埗及東區樓宇滲水問題嚴重,低層尤甚,惟滲水辦現行流程令個案處理需時,如要求出事單位濕度逾35%才會繼續調查,「惟若有肉眼可見滴水,是否應考慮環境因素決定是否跟進?」另因資源問題,滲水辦會在較後期才採用微波濕度測定儀、紅外綫熱成像分析或航拍外牆偵測等先進技術檢查,而未能及早找到滲水源頭處理。

李志康指,滲水辦目前要先入單位做色水測試,其後才按情況動用先進儀器,「但其實用紅外綫等儀器,在樓下單位向天花板掃描已可找到可疑滲水源頭,其後再入樓上單位檢查會更有效率,節省時間可以月計。」

學會指,本港混凝土建築一旦出現滲水,如滲鹹水尤易使鋼筋生鏽發脹,迫裂牆身,最終損害樓宇結構。有見近年滲水個案持續上升,學會倡議除業主要積極履行維修責任,政府亦應設立「專案經理」制度,優先用新技術查找滲水源頭。且因應滲漏多因供水系統出事,應要求水務署設恒常程序轉介舉報個案至滲水辦。長遠應設立主導部門,立法加強政府人員入屋調查權力。

四招自行檢測滲水

觀察滲水位置,水濕程度及顏色,如深色或是污水渠問題
嗅到發霉或有臭味
詢問滲水出現時間、持續性及有無特別天氣情況
簡易測試,如關掉所有水龍頭半小時,查看水錶流量有無變化
資料來源:香港工程師學會

 

煥然懿居第三座引入新公契釐清維修權責 , 推多項措施改善防水滲水 , 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脫芷晴

責任編輯 : 陳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