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創傷弧菌︳男子被魚刺傷手 腫痛發燒揭染食肉菌恐截肢 醫生警告3類人更易中招︳附8招預防感染

發佈時間: 2022/11/30

處理新鮮魚類時要小心。台灣一名6旬男子在處理魚時不慎被魚骨刺傷左手,2日後傷口開始發熱腫痛,求醫後才發現傷口已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甚至出現敗血性休克狀態,幸好得到及時治療才免截肢。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剝智慧齒後腫痛流血漱口反效果 牙醫分享3大貼士減輕不適

{{hket:ul-video id="7081"}}{{/hket:ul-video}}

綜合台媒報道,台北65歲吳先生日前到市場購買鮮魚,回家處理時左手不慎被魚骨刺傷,但因傷口不大故未有為意。惟2日後傷口開始發熱作痛,手掌變得腫脹,更出現發燒,故在家人陪同下到台北慈濟醫院急症室求醫。醫生檢查後發現傷口已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甚至呈現敗血性休克狀態。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李京軒醫生立刻安排吳先生接受清創及筋膜切開手術,術後亦處方強效抗生素治療,才免以截肢且救回一命。

李京軒醫生表示,壞死性筋膜炎為深層的軟組織感染,初期會出現紅、腫、熱、痛症狀,與與蜂窩性組織炎相似,不過壞死性筋膜炎的疾病進展較快,致命及截肢風險比較高。如感染繼續擴散,患處會出現出血性水泡、麻木、組織壞死情況。李醫生續指,癌症、糖尿病或乙丙型肝炎患者因免疫力較差,難以抵抗細菌入侵,故較易感染壞死性筋膜炎。

李醫生指臨床上有不少細菌會引起壞死性筋膜炎,而吳先生此次則染上「海洋弧菌」,常發現在海水之中或依附在海洋生物上。由於養殖漁業流行以鹹水養殖,一般市民有更大機會接觸到海洋弧菌,增加感染的機會。

他又提醒大家如有傷口切勿接觸生水,而免疫力較差的人也要避免進食生食,處理海鮮時也要戴上手套,減低受傷風險;而且也要考慮到自己的抵抗力,避免暴露在細菌易滋生的環境之中,如有傷口應盡快求醫。

24小時屬黃金治療時間

本港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曾接受《晴報》訪問,稱創傷弧菌是食肉菌的一種,亦是常活於和暖海水的細菌,夏天在亞洲地區十分常見。若處理海鮮或在海中嬉水時不慎被生蠔、魚類等海產刺傷真皮,則有機會染上此菌,本港每年都會有1至2個病例。

司徒醫生續指,一旦感染創傷弧菌,患者有機會出現溶解筋膜、肌肉徵狀,該菌入血後更會引致敗血病,因此醫生往往要與時間競賽。在頭數小時內可用最強勁的抗生素醫治;若未能在24小時內殺菌,則需截肢保命。

8大預防感染貼士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網站資料,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創傷弧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較高危人士包括:經常處理或直接接觸生的海鮮的人士、患有肝病、癌症、糖尿病、地中海貧血、免疫系統疾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服用降低胃酸水平藥物、最近接受胃部手術的人士等,並建議以下8大預防感染貼士:

  • {{hket:inline-image name="p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7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8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9_600.jpe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陳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