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學生設計認知訓練產品 助長者預防腦退化

發佈時間: 2021/03/04

教導小朋友愛護長者,是培養他們良好品德的重要一環。香港家庭福利會早前舉辦了一個「腦」當益壯-認知訓練產品設計比賽,目的是喚起青少年對長者的關注,尤其是那些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家。獎項早前已揭曉,滿有創意的作品,都是以長者日常生活為設計大方向,實用與趣味並重。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腦部退化疾病,成因是大腦神經細胞病變,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和判斷能力都會受影響。香港家庭福利會的職業治療師賴穎琳說此症不能根治,藥物及非藥物都可延緩退化。「甚麼病都是及早治療最重要,而我們亦認為除了用藥物外,非藥物的認知訓練活動不可或缺。因合適的認知訓練活動能延緩患者的衰退速度和提升生活質素,只是市面上這類認知訓練產品不多。」

模擬日常情境

正是這樣,引發家福會舉辦是次產品設計比賽,對象為大專組及中學組,亦想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和關注這個病症。

賴穎琳是這次比賽的評判之一,她讚賞得獎者的作品都各具心思。先說大專組大獎的吳若蕊作品,「其主題為超市購物,模擬日常生活情境,與長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遊戲亦包括多種訓練元素,如現實導向、訓練計算、辨認圖案、空間能力等,簡單得來又不失趣味。」

吳若蕊現時修讀社工課程,實習對象選了照顧長者。「因為給長者的遊戲不宜太複雜,於是想到以康樂棋為主題,在當中加入他們熟悉的超市購物和街市買餸的日常生活情境。再在當中加入一些常見的食材、字卡、數字等來讓長者辨認,使他們動動腦筋。」

玩法是每位長者先抽取一款菜式及一款湯的卡牌,然後收集材料。每當長者步行到指定的購物區便可以購買相關產品。當長者踏進購物區時,需抽取一張問題卡並作答,成功作答便可拿取一款產品到購物籃。

增進彼此溝通

當所有長者到達收銀處時,需按導向板的提示計算總金額,以完成遊戲。問題卡可訓練到長者對現實導向、數字、顏色、圖形與空間能力。

至於中學組的大獎作品,則由中一的林諾瑤獲得,她的作品名稱是開心關心記憶棒,賴穎琳指同學年紀輕輕,但作品的設計除了具備認知訓練元素外,更能考慮到引導照顧者與患者一起玩耍,增加彼此溝通,值得欣賞。

「因為一個好的認知訓練遊戲設計,必須考慮到創意、實用性及趣味性等各方面元素,引導照顧者其實亦好重要。這可以是任何家裏的成員,尤其是在家中與長者玩,可以增進家庭中護老者和患者之間的感情,改善彼此關係,亦能減輕護老者的壓力。」林諾瑤說。

她的作品可以用安裝容易、材料簡單、毋須用電,隨時隨地都可以玩來形容。賴穎琳還欣賞此作品夠簡單,但訓練元素多,已具提升解難能力、改善空間協調、加強運算能力、訓練記憶力及提升集中能力。

約10%老人家患此症

據香港家庭福利會的資料,現時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約有10%患認知障礙症,每年新增個案達18,000多宗,發病率隨年齡增加,預計到2036年,患者高達28萬人,約佔全港人口4%。

撰文︰郭秀芳

攝影︰黃建輝

美術︰梁政敏

您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