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被形容為「功課奴隸」。最近一項國際研究指出,在全球46個國家及地區之中,本港有53%學生每天需用逾一小時做功課,位列全球第二高。究竟,有沒有小朋友會喜歡做功課?
代表香港參與是次研究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總監謝錫金指出,香港學生的學習動機、自信心、學習興趣及投入度都較低,在全球排尾三。他認為功課量多,是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角力所在。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校長吳永雄認同謝教授的研究,據他一直觀察,家長愈花時間陪子女做功課,愈窒礙子女的閱讀能力和動機,因此學校的教學方針以提升自主學習為目標。「太多功課會阻礙自主學習。我們增加了自主學習的繪本教材,較樣板式的教科書便不用,那些內文都千篇一律。」
培養自主學習
要孩子真心覺得做功課愉快,功課設計可說是關鍵。該校是其中一間把謝錫金教授的繪本教學法「愉快閱讀系列」調適為中文校本課程,從小一實踐至今已有大半年,挑選系列中學生感興趣的篇章,再自行設計題目、工作紙,並由學生自訂學習目標、自評進度,從初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先解決學習差異,才可真正引起學習動機。
學校在學生入讀小一前先做資優評估,每年亦按能力分「高中低」三種程度,而功課(工作紙)題型的難度,以及題目指引各有不同:資優學生做難度高的題目感挑戰性,而能力稍遜的學生做合乎程度的功課,亦更有自信心完成。「像家長陪子女做功課的過程太多指示,便阻礙其發展。這種非文字的指引,正是家長沒太多時間陪伴做功課,總想快些完成,於是很快便告訴子女答案;對子女要求很高,一定要又快又準。」過程可不用家長插手,孩子亦自覺輕鬆完成功課。
各校取態不同
閱讀亦屬功課一種,像初小教育局英文課程發展組的小學識字計劃(PLP-R/W),學生只需跟家長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不用撰寫閱讀報告:「那是起碼要花一小時去閱讀,因為不是操練,卻是很有質素的功課,很值得花時間。」而校方只會在小三做小量TSA習作:「好些題型已滲入平常的功課。其實不是鑽牛角尖的題型,部分審題策略也不錯。」
至於抄寫類則減至最少,特別與家長成長的年代相比,抄寫類功課已有改變。「以前作文後要整篇謄文,現在已不需要,反而老師會點出學生佳句,着他們再抄寫一次。」見過數學科的功課,學生需要就錯的文字題目旁重抄一次,吳校長解釋:「公開試時,你在算式寫錯了中文字都會扣分,因而令老師要學生這樣改正。你問我,其實這不是健康現象,只因為考試主導吧!」
上述如此「人性化」的功課設計,為甚麼難以在現今的學校推行?「每間學校的校情、取態也不同,如有些學校以成績做取向,我們則以資優、關愛為主。小班教學也是關鍵(該校師生比例為1:25),另外,也要辦學團體的支援。」吳永雄補充。
家長兩極化
聽過不少主張愉快學習的直資及私立學校,因家長怕太少功課難以鞏固學術能力,而慢慢調高功課量。吳永雄坦言,家長一直有兩面聲音:「功課量沒有多與少,就算是同一班別的家長都有不同意見。通常一小時會完成,當然高年級面對升中,功課量一定多,會超過一小時。」他直指不會按個別家長意見,令功課政策朝令夕改。
撰文:羅惠儀
攝影:潘政祁
編輯:余敏
設計:梁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