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如何監察乳癌復發?

發佈時間: 2025/07/10

如何監察乳癌復發?

乳癌患者完成手術、化療、電療等治療後,總喜歡問醫生﹕什麼時候才算是「完全康復」? 醫生一般會在患者完成治療後,進行五年及十年的追蹤檢查,以監察癌症是否復發或轉移。

筆者一位朋友,十二年前確診第II期三陰性乳癌,完成術前化療後,進行乳房局部切除手術,術後再接受化療和電療,並完成了十年荷爾蒙治療。經過十年監察期,醫生亦對友人說「乳癌已經治癒了」。

誰知在第十三年年檢時,友人透過乳房X光造影及超聲波檢查,發現當年乳房原開刀部位附近有1.5厘米硬塊,抽針證實是乳癌新的病灶。病理化驗結果是第I期管腔A型乳癌,淋巴沒有癌細胞感染,而這次她需要進行全乳房切除。經過安可待乳癌腫瘤基因測試,復發指數結果為高,表示接受荷爾蒙治療外再加入化療,可降低復發風險。因此她接受四次術後化療,並重新服用荷爾蒙藥。

事隔逾十年再做化療,友人頓感晴天霹靂,不禁淚如雨下。過去她定期到腫瘤科醫生檢查,早已與診所護士建立親密關係。護士見她傷心,就安慰她﹕「別擔心,四針療程大約需要數個月,很快過的。記著有藥醫好過無藥醫啊!」於是友人鼓起勇氣面對治療。

事實上,患過乳癌已屬高危一族,需要定期追蹤檢查。乳癌復發可以是在同一邊乳房出現,或腫瘤轉移至另一邊乳房生長,甚或腫瘤擴散至其他器官。有研究顯示,乳癌復發風險在前五年最高,尤其在首一至兩年是高風險期。但即使過了五年,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會在十年後甚至更久之後復發,特別是雌激素受體陽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的乳癌[1]。

至於怎樣才是較理想的乳癌復發追蹤檢查? 醫生會按照病人的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年檢包括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和超聲波檢查,另外亦要監察其他器官,有沒有異常,簡單檢查如肺部X光、肝臟超聲波檢查、驗血液癌抗體指數等。

除了持續的追蹤檢查,乳癌康復者若要減少乳癌復發風險,最重要是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少吃紅肉、含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的食物,多吃蔬果。另外,每日進行最少三十分鐘的中度運動,遠離煙酒。雖然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將來,但透過定期檢查,即使乳癌復發,也希望及早發現,並立即接受治療,提升存活率。

[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86933/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博士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