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呎高空顯仁心

發佈時間: 2025/05/16

萬呎高空顯仁心

或許有人認為,在醫院照顧不同的病人是我們醫護人員的「份內事」。然而,潛藏在內心的使命感,也會在非值勤時的危急關頭激發出來。趁著剛過去的國際護士節,我給自己一個沉澱的時間,梳理早前一次飛機航程的經歷。那位護士同事恪守專業,展現救傷扶危的「南丁格爾」精神,令我至今難以忘懷。

在今年三月中傍晚,我乘搭航班從台北飛往香港途中,機艙廣播突然打破了平靜:「機上有一位乘客需要緊急醫療協助,若機上有醫護人員,請立即前往協助。」

作為醫護人員,我立即前往病人座位提供協助。當時,已見一位年輕的女子跪在機艙走廊上,有條不紊地為失去意識的女乘客進行急救。她熟練地將病人平放,抬高雙腿,仔細評估意識狀態和監測維生指數。在狹窄的機艙空間裡,我們商討後決定利用機上有限的醫療設備為病人進行靜脈注射。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及時處置,病人恢復了意識。

這名女護士表現專業,從急救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到降落後與地面醫療團隊的交接,她都表現得沉著冷靜、一絲不苟,更擔當主導角色,發揮了關鍵作用,確保病人的安全。事後我才知道,這位陳姑娘剛成為註冊護士不久,在我同一醫院聯網內的博愛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工作。

專業技能可以訓練,但對病人的關懷與責任感,卻需要從心底萌發。無論是在醫院病房,還是在萬尺高空的機艙中,醫護人員始終秉持著守護生命的初心,始終是守護市民健康的第一線,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支援。

在醫療前線照顧病人看似是「份內事」,但實際上,每天都上演著無數個體現醫護人員使命感的故事。這份隨時準備伸出援手的承諾,正是醫護人員,不論是醫生、護士、抑或是醫護界別一眾專業同事的職業寫照。這份心意與責任,讓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退縮,因為我們深知,生命的價值與醫護的使命息息相關。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黃藹賢 青山醫院成人精神科顧問醫生
欄名: 醫護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