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與癌共存」的道理

發佈時間: 2025/05/08

「與癌共存」的道理

上世紀癌症給予人的印象是絕症,猶記得筆者小時候看到很多電視劇集,總把癌病人形容骨瘦如柴、不斷嘔吐,家人要變賣家當籌錢醫病,彷彿患上癌症就世界沒日。

然而,隨著治療癌症的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以前所認為的不治之症,癌症的治癒率和存活率不斷提高,甚至很多晚期癌症病人透過藥物控制病情,將癌症當成慢性病來治療,「與癌共存」。但有部份癌患者對「與癌共存」的觀念存有誤解,錯失治療的最好時機。

一般來說,當病人發現患上乳癌,都應該接受西醫治療。醫生會按病人的腫瘤屬性和病情,建議個人化的綜合治療方案,除手術外,也有輔助治療,例如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等。這些治療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淋巴腺及血液循環中,可能潛在的游離癌細胞,從而防止復發,達到根治的效果。

若果乳癌確診或復發時,體內其他器官已經驗出癌細胞,便屬第四期,在這種情況下,乳癌已經沒有根治的可能,只可以用藥物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即「與癌共存」,令壽命延長。

但有乳癌病人明明乳癌期數屬於早期,透過手術及輔助治療可以把癌症根治,偏偏因害怕化療會掉頭髮,或害怕全個乳房要切除,轉而使用偏方,天真地以為癌細胞能被控制,結果病人徵狀持續嚴重,再度回到西醫求診,那時可用的治療選擇變得有限了。

筆者認識一位年輕的乳癌病人,確診期數為2B,腋下淋巴結有3粒有癌細胞轉移,她在切除乳房及腋下淋巴結後,醫生建議她進行化療、電療及荷爾蒙藥物治療。由於她不想進行這些輔助治療,所以轉「跑道」看中醫,她心想即使身體有潛藏的癌細胞,透過中藥也能控制,寧願「與癌共存」,也不願意化療。幸運她遇上一位中醫師,苦口婆心地忠告她﹕「不好耽誤自己,接受化療吧!」。這位教授級的中醫師深明中西醫結合的道理,利用西醫抗癌,中醫能幫她調理、扶正固本。最後,病人接受化療及其他輔助治療。

另外,有乳癌復發的病人,癌細胞擴散至骨骼,在她徬徨無助時,醫生安慰她,「現在有很多藥物能針對性地對付癌細胞,只要控制得好,有些病人甚至活過十年。」

於是,這名病人積極進行治療,先透過電療殺死部份癌細胞,其後進行標靶藥治療和荷爾蒙藥物控制病情。當藥物出現抗藥性後再換另一種標靶藥,病情得以控制,至今已五個年頭。雖然藥物治療少不免出現副作用,但病人繼續過著正常的生活。

患上癌症,當然最好能把它根治,尤其是早期乳癌,只要及早治療,治癒率愈高。要知道,把癌症根治總比「與癌共存」好得多!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博士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