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天的晚上,銅鑼灣誠品書店的講堂,坐滿了觀眾。因為那兒有一個我跟外子何志滌牧師與友哥(陳友)夫婦的講座。講座是八點開始,七點半已開始見到不少人入座了。
最開心的是見到我們雙劍合璧網上Youtube的忠實觀眾,還有來自教會的好友,還有導演作家朋友,濟濟一堂,十分熱鬧。
講座開始,我喜歡跟觀眾互動。於是出了一道謎題:「如果用一種水果來形容婚姻,你會選以下哪種?
1. 橙
2. 蘋果
3. 榴槤
4. 檸檬
5. 火龍果
結果每種水果都有人選。選「橙跟蘋果」是因為有益新鮮,至於「榴槤」卻是近期我主持不少婚姻講座老公或老婆舉手選擇的,因為這種水果,愛的就會很愛,不喜歡的就不喜歡,還有就是婚姻也像榴槤般,愛恨交纏。
不過台下觀眾最想知道的就是台上咱們的選擇。友哥是個創作人,喜歡另類答案。他覺得婚姻就像「木瓜」,因為他家種了一棵木瓜樹,一直悉心照料,沒想到被颶風山竹一吹,倒了。他以此比喻婚姻要小心苛護,小心突如其來的「山竹」來襲。太太Pauline則喜歡用「柑」比喻婚姻,就是有酸有甜,這也確是婚姻的味道。至於我的外子,則愛用「蘋果」,因為「日日都需要,是很健康的」。我則用「火龍果」,雖然淡淡的,但卻是咱們這個年齡最需要的。往昔憧憬的激情不再迷戀,往昔嚮往的羅曼帝克已成過去,還是平淡安穩最實在呢!
經過一輪的比喻婚姻,就進入講座核心環節,談婚姻的本事與維繫。友哥一開始就道出現代婚姻的難處,比如「貧賤夫妻百事哀」,每天要處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生活需要,又比如跟同輩之間的攀比,如比衣食住行,住甚麼房子哪一地段,買甚麼牌子的手袋等等,尤其放在社交媒體,就會引起很多嫉妒和比較。這些外在因素無疑也是婚姻觸礁的催化劑。
友哥說中了,婚姻就是每天要面對各種的試探誘惑。
問題是,我們本著怎樣的態度面對?
友哥以三種婚姻狀態來比喻:一是功用式的婚姻,如二人一起供樓,一是「男主外賺錢,女主內打理家務」式的婚姻,夫妻二人角色分明,一是「有困難臨到時,共同面對籌謀」,可能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夫妻吧!
當然,如果做到最後一種是最理想的。但我卻覺得友哥道出了婚姻的三個階段,開始的功能性,及後孩子出生,每天要應付的事務繁多,角色分明,到最後大家都熟悉熟練的,變成的最親密的戰友。
我則愛用跳華爾滋來形容婚姻。婚姻就如一場美妙的舞蹈,剛開始時大家都不熟習,可能我無意中「踩」到你,你也不經意地「踩」著我。但憑著不離不棄的承諾,每天來往溝通,在衝突與妥協之間,誤會與約會之間,逐漸熟悉瓦解,夫妻二人就能跳出一場曼妙的華爾滋。
感謝友夫妻的出現,讓這場講座生色不少。雖然友哥口中說婚姻是long suffering,但補上Pauline口中化一切痛苦為祝福,憑著信仰他倆可以走下去的堅毅眼神,帶給我們不少的鼓勵。
婚姻保鮮,真的是ㄧ生學不完的功課!我們一起努力!
(本欄逢星期二刊登)
歡迎讀者聯繫:羅乃萱專頁
撰文:
羅乃萱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資深親子及婦女教育工作者。
欄名: 恩愛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