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萱
羅乃萱

我不是說過了嗎?

發佈時間: 2025/04/08

我不是說過了嗎?

我跟外子都很忙,每天的行程也是排得密密麻麻的。所以,每天跟誰見面,開會,主持講座等等,很多時候都是到那天才翻開行事曆來看。

也因為這樣,每天早上,我都會問:「你今天的行程是怎樣?」只是問了,不等於記得。而且,還會問了再問。於是,便會出現以下情況:

「你今天晚上回家吃飯嗎?」
「不會。因為有約會。」
「跟哪位朋友見面?」
「我不是告訴過你嗎?就是前陣子在街上碰到的那對夫妻,你也認識的!」
「是嗎?他們叫甚麼名字?」
「Paul & Jane啊!你忘了嗎?」只是我抓破頭皮,也想不起來。
「我告訴過你的啊!記不記得,上一次還在商場打過招呼。」噢!想起來了。

類似以上的夫妻對話,在咱們的中年期後,不知出現了多少遍。最常聽到的那句就是:「我不是說過了嗎?」或「我不是告訴你了嗎?」

如果夫妻之間沒有長久的默契,這樣的一句話,就很容易惹起衝突。

因為說的一方會覺得:「我明明講了多少遍,你就是不用心在聽!」聽的那方卻覺得:「我只是問問,那用發這樣大的脾氣!」夫妻一場,難道問你今晚會否回來吃飯也算「得罪」嗎?

我跟外子的對策是:接納咱們的年紀,是會「以為對方聽到,其實聽不到」,又或者是「聽到,卻沒放在心上」。可能是耳朵的問題,也可能是記憶力衰退的問題,總之,接納這是彼此都有的「問題」,事情就容易解決,也較容易彼此體諒。

其實除此以外,配偶之間對彼此的「期望」也需要多溝通。萬萬別覺得,已經是老夫老妻,對方一定知道我想要甚麼。就像那天,約了剛慶祝結婚三十五週年的夫妻倆跟我們吃晚餐。怎知男的跟我們倆聊得興起,忘了夾菜給身邊的太座,看見女的嘟起嘴巴,我也趁機向男的打了個眼色。還好,他立刻「醒水」識做,把美味的海參夾到老婆的碗裡,才平息了一場無謂的風波。

愈來愈覺得,夫妻之間的溝通,有話直說,不要等對方猜。還有就是說出口的話,別指望對方一定記住。就算對方一時忘記,也是「無心之失」,不是故意的,千萬別算進「舊帳」啊!

(本欄逢星期二刊登)

歡迎讀者聯繫:羅乃萱專頁

撰文: 羅乃萱 家庭發展基金總幹事,資深親子及婦女教育工作者。
欄名: 恩愛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