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儀
楊美儀

求籤與命運:已定,還是掌握在手?

發佈時間: 2025/02/04

求籤與命運:已定,還是掌握在手?

大年初二,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按傳統到沙田車公廟為香港求籤祈福。他一開始以為求得的是第二十籤(中籤),後來廟方更正,實際上是第二十四籤。雖然籤文被解讀為「中籤」,但有人卻認為它屬於「下籤」。其實,求籤的意義從來不在於它的好壞,而是希望為人帶來鼓勵,無需過分執着於結果。

小時候,每逢新年我都會跟媽媽去寺廟求籤,然後耐心排隊等師傅解籤。說實話,那麼多年下來,我對黃大仙的籤文內容早已熟悉。有些籤文表面看來是不好的「下籤」,但解籤師會根據求籤者的問題來調整詮釋,甚至能把「下籤」解作「中籤」,把「中籤」解作「下籤」。到頭來,我發現籤的寓意如何,往往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解讀。

年輕時,我跟許多少女一樣,對未來充滿好奇,熱衷於算命求籤。但隨着歲月過去,我已不再執着於這些。人生的路,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選擇去走出來。中學時,一位同學的爸爸是黃大仙的解籤師,我們幾個同學都曾讓他解過籤。當年,他認為我會是這群人當中最有成就的那一個。但「成就」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有位同學畢業後沒有真正出來工作,年紀輕輕便嫁入豪門,如今兒女都從劍橋畢業,家庭美滿。可她卻經常被丈夫責備:「你連人生是什麼都不懂。」同學們認為她最有成就,畢竟她捱少幾十年,過着無憂的生活。然而,她卻覺得我最有成就,因為我總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自己卻不這麼看,覺得自己天生勞碌命,反而羨慕另一位同學——打份一萬幾千的文職,跟一大班同事夾錢買孖T,竟然中了兩次,無啦啦有兩個單位收租。人生的幸運與成就,真是見仁見智。

我們各有不同的生命樣貌,每個人對幸福的追求也不同。做人最重要還是活出屬於自己的快樂。我們三個人,雖然人生軌跡各異,但都在自己的路上找到了滿足和快樂,這或許就是最好的「成就」。

活了幾十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會相信宿命的存在。但只要我們努力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便無愧於這一生。

回想起童年時陪伴我的電視劇《阿信的故事》主題曲,歌詞仍然歷久不衰:

「命運是對手,永不低頭,
從來沒抱怨半句,不去問理由。
仍踏著前路走,青春走到白頭,
成功只有靠堅守信心奮鬥。」

這首歌,仍然是我對人生的信念。

(本欄隔星期二、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楊美儀 美國認證專業美學家、HerbalGram創立人、大韓民國忠清北道榮譽大使/國際諮問官 angela@herbalgram.us
欄名: 緣來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