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

發佈時間: 2024/12/12

如何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

「同學在校內多次發脾氣,甚至與老師發生肢體碰撞。上課時常常離開座位,還會在部分課堂上擅自離開教室,並且不願意嘗試新事物……」

「他在家裡常常發脾氣,叫他做功課時發脾氣,叫他吃飯時發脾氣,叫他去刷牙、洗臉和睡覺時也發脾氣。我感到非常辛苦,心裡覺得煩厭……」

談到「問題兒童」的「行為問題」,許多家長和教師都深感無力與沮喪。孩子的「不乖」與「不聽話」,使得家長和老師在與孩子相處時倍感吃力。隨著無力感的日益累積,大人們難免會感到疲倦、不快和煩躁,甚至開始在內心埋怨孩子,將他們視為「有問題的兒童」,將其表現歸納為「行為問題」。

然而,當我們將孩子的表現視為「行為問題」時,往往會忽略其背後的原因和需求。孩子為何會出現情緒波動?他們較常在哪些課堂上走動或離開教室?是否存在社交或學習上的困難?在家中是否有適當的人或工具能協助孩子學習?孩子是否具備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家長的管教方式是否能有效促進孩子的成長,還是重複的責備只會讓孩子感到更加沮喪和不滿,進而導致對抗性行為?

與孩子相處時,應以開放的態度去認識他們。在安全互信的關係中,孩子能安心表達自己而無需擔心被責罵,大人方可深入了解他們的限制與困難,繼而提供適當的幫助與調適。

孩子表現出的挑戰性行為是「結果」,因此了解並處理其背後的「原因」至關重要。因為了解,所以能夠施以慈悲。我們應接納並包容孩子當前的限制,協助他們建立解難能力,以合適的方法滿足自身需求。同時,引導孩子覺察情緒,並建立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才是長期解決問題的良策。

各位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也請不要忘了先好好照顧自己。只有自身處於良好的狀態時,內心才能有足夠的空間和力量去理解和照顧孩子。共勉之。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鄧煒琪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