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完美得可怕」:我們都可以真實而美麗

發佈時間: 2024/10/18

「不需要完美得可怕」:我們都可以真實而美麗

隨著社交媒體盛行,我們更經常看到別人所呈現的「完美」生活:精緻的餐點、漂亮的打扮、和親朋好友的歡聚時光、又或是生命裏的耀眼時刻等。對於這樣的「完美」生活,我們或感到既妒且羡,甚或暗暗渴望自己能活得同樣「完美」。

誠然,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被認可和欣賞。透過追求完美,我們或渴求能贏得別人的青睞。試想想:假如你某天走到超市,看到貨架上一堆外表完好的蔬果中,有一棵長相奇怪但能吃的青椒,你會願意選擇它嗎?不難想像,多數人都不會選上它。

因此,追求「完美」不僅反映出我們對進步的渴求,同時也折射出我們内心的不安 - 我們或相信只有「完美」的人才是夠好和值得被愛的,因而深怕不完美的自己會被比下去,甚或被嫌棄。

然而,當我們事事力求「完美」時,往往給自己或他人訂下過高的標準,並為失敗而苦,繼而陷入不停自我否定的循環之中。同時,當我們極力掩飾「不完美」的地方時,我們或過度壓抑負面情緒,變得不敢冒險嘗試或展現真我,因而感到重重被困。

事實上,「完美」的人真的比較可愛嗎?

在一個研究中,兩位競賽者表現相同,但在結尾有小失誤、把咖啡濺到自己身上的一位反而更受喜愛。此外,有不少研究告訴我們,適當地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反而更顯人性化,讓他人感到易於親近。相反,傾向壓抑脆弱面的人,會更容易在關係中感到羞恥和動怒,因而無法與人建立真正的連繫。

所謂「好」和「完美」,其實並沒有單一而牢固的標準。比如「侘寂」(wabi-sabi)便是源於日本禪宗的一個美學概念。它認爲事物的缺陷和無常,正是其美和獨特性之所在。因此,器具的裂痕、破損的木材、殘餘的油垢,都被視之為美。而在文章前段所提及、那個因外形而被人嫌棄的怪青椒,最後卻成就了攝影師愛德華·韋斯頓最具標誌性的作品系列 - 扭曲的青椒宛如婀娜的人體雕塑,照片更被視為靜物攝影的典範。

要打破完美主義的牢籠並不是一朝一夕的易事。然而,我們可以試著學會多肯定自己原來的模樣。提醒自己,犯錯、有情緒都是人所共有的一面。面對著信任的人,我們可以嘗試從小開始,展現自己脆弱和不完美的地方,讓真實而獨特的自己卸下外殼,更為靠近彼此。

「萬物皆有裂縫,那便是光投射進來之處。」

也許我們都不必完美得可怕,因爲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爲那美麗動人的「怪青椒」。

愛德華·韋斯頓的作品(參考圖片):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

撰文: 丘宛鑫 新生精神康復會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身心靈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