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別人助你走出「思覺過敏」的漩渦

發佈時間: 2024/05/30

讓別人助你走出「思覺過敏」的漩渦

剛下班的 Carmen(化名)站在自家門前,聽著門裡傳來笑聲。踏進家門,她看著坐在沙發上的丈夫和子女,一股莫名的憤怒油然而生。 

「他們一定是趁我不在時又說我壞話;被我發現了,所以他們立刻閉嘴!」她心裡憤憤地想。躲進房間裡,她還在想:「阿仔、阿女剛才沒跟我說話,他們是不是討厭我?今天早上老公沒有和我一起吃早餐,是不是不想再對著我了?為甚麼他們要一起孤立我?」

Carmen 覺得家人的一言一行都與她有關,這屬於「思想過敏」的症狀之一 : 關聯想法(Ideas of Reference,IOR)。即在沒有關係或意義的事物中看到聯繫, 覺得外界隨機發生的事情與自己有關或對自己有特殊的意義。例如:

感覺被談論:見到家人圍在一起時,就認為他們是在談論自己;

感覺被針對:覺得家人聯手孤立她。她過度解讀丈夫的行為,認為丈夫是故意不讓她好過。

Carmen 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所以她鼓起勇氣尋找方法來應對情緒困擾。 她做了一份情緒評估問卷。結果顯示,她面對家人時產生的一些關聯想法,正是屬於思覺過敏的情況。 因此,她參加了認知行為治療。

透過認知行為治療,Carmen了解到思想、情緒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在治療過程中,我學會了培養多角度思考的習慣。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懂善待自己,多做一些讓自己感覺積極正面的活動。正面的情緒越多,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你就越會緩解那些不愉快的情緒。」

以前當她看到家人圍在一起時,她會懷疑他們在說自己壞話;現在她會提醒自己要從多個角度去看事情。「可能只是剛巧我靠近時話題便完結了;也許他們在討論要給我什麼驚喜;我甚至會過去跟他們一起聊天,不再把自己排斥在外,胡思亂想。」她輕鬆地說。

 (本欄逢星期四刊登)

撰文: 黃珮詩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 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