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最令人上癮的零食,來來去去都是高精煉澱粉加脂肪類的?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這個組合的零食,對我們來說最滿足之餘亦最有吸引力,就像吸煙等成癮物質一樣。研究人員亦表示,這些食物需要特別識別為「有潛在上癮可能」。
新研究對零食癮作深入分析
多個國家研究人員聯手對兩項系統性回顧進行了分析,其中包括來自36個國家的281項研究。根據這些數據,以耶魯大學食物成癮量表Yale Food Addiction Scale的標準,估計有14%的成年人和12%的兒童患有加工零食癮,即是大約每七個成人有一位上癮,而每八位小童有一位上癮。相比之下,對其他合法物質的成癮程度分別為:酒精癮有14%成人及煙癮有18%成人。研究人員指出,12%兒童對加工零食上癮屬於「史無前例的」。
耶魯大學食物成癮量表使用11項症狀標準作為指標,包括對缺乏控制攝取量能力、強烈渴望,以及即使出現負面結果仍繼續使用等等。
研究人員亦發現,接受過減肥手術的癡肥人士對加工食物成癮高達32%,而暴食症患者群對加工食物成癮更超過5成。
再者,報告指出,食物成癮者通常也有衝動和情緒失控、較差健康及較低的生活質素有關聯。
可成癮的高度加工零食之三個特徵
研究人員發現,當加工食物擁有以下三個特徵,大腦紋狀體所分泌的多巴胺水平,與尼古丁和酒精等成癮物質的水平相約。他們表示,這些食物應該特別識別。
特徵一:精煉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零食:這個組合對大腦獎勵系統有強烈上癮的效應。
特徵二:吸收速度快的零食。就像藥物一樣,吸收及上腦的的速度越快,成癮的機會就越高。換句話說,越精煉的食物,吸收就越快,上癮的機會就越高。
特徵三:含添加劑,特別是化學代糖及鹹味添加劑。化學代糖於腸內與受體結合後,增加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報告表示,若能透過承認這個類別的加工食品具有成癮物質的特性,也許能夠幫助改善全球健康。研究人員舉了一個例子:一份三文魚vs一份朱古力。三文魚的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的比例是0︰1;而朱古力的碳脂比例則為1︰1,就似乎增加了食物的成癮潛力。
碳脂比例1︰1至1︰2的食物例子:
- 薯片
- 曲奇
- Pizza
- 雪糕
- 朱古力
- 芝士通粉
- Donut 冬甩
(本欄逢星期五刊登/轉載自「etnet 經濟通」)
撰文:
曾欣欣
註冊營養師、代言人、作家。
欄名: 欣欣食乜嘢
-
日本地震|日本新燃岳火山時隔7年再爆發 一周累計2192次地震 地底「異常膨脹」 |
|
-
胰臟癌|研究揭多吃水果防胰臟癌 1個習慣恐令抗癌效果全抵消 逾60萬港人有這習慣 |
|
-
Healthy Life|瑜伽老師教2個動作 重點減手臂收緊拜拜肉 |
|
-
-
調查:暗瘡疤痕妨礙社交打擊自信 正視暗瘡減皮膚傷害 |
|
-
發福男星︱「你可能不認識我」火爆小紅書 57歲魏駿傑脹爆拍片玩梗慘被暗串:真係認唔到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低脂飲食 vs 低碳飲食 大型研究揭1種方法更有效逆轉脂肪肝
|
-
研究揭維他命K補充劑減少晚間小腿抽筋 營養師教揀啱產品
|
-
聖誕假是否一定要食早餐? 何時進食早餐視乎4個情況
|
-
哈佛研究:食黑朱古力減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揭真正黑朱4大特點
|
為何我們對某些食物特別有渴求?
為何我們對某些食物特別有渴求?
有沒有發現,最令人上癮的零食,來來去去都是高精煉澱粉加脂肪類的?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這個組合的零食,對我們來說最滿足之餘亦最有吸引力,就像吸煙等成癮物質一樣。研究人員亦表示,這些食物需要特別識別為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3639664%2F%E7%82%BA%E4%BD%95%E6%88%91%E5%80%91%E5%B0%8D%E6%9F%90%E4%BA%9B%E9%A3%9F%E7%89%A9%E7%89%B9%E5%88%A5%E6%9C%89%E6%B8%B4%E6%B1%82%EF%BC%9F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3639664/為何我們對某些食物特別有渴求?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35000/3639664/45249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35000/3639664/
生活副刊
專欄
514
3639664
503
503007035
生活副刊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73713308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4c14b8c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8bd09a9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5035de09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a265e74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15ed97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4854cfd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a3e03f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f33b3f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9a107a3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678d54ce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dc6ea5e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16f7021a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37ca8378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3aec9a6b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2037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2e0b26b2 com.hket.sp.model.v2.FormalTag@4d39b148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