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綺珊
魏綺珊

吃飯,先喝湯還是後喝湯

發佈時間: 2020/06/08

吃飯,先喝湯還是後喝湯

吃西餐,餐湯一定是先上,然後才到主菜;吃中餐,同樣會上湯,再吃飯。反而在家吃飯,則各處鄉村各處例,有人飯前喝湯,有人飯後喝湯,到底哪一種對養生較為有利?

中醫書說,南方人出汗較多,吃飯前先喝湯可以補充體液,胃液充足也會較開胃,食物會較容易消化,所以對南方人來說,飯前喝湯,是較為養生。相反,北方因為天氣較寒冷,飯後喝湯,把胃填滿會更有飽足感,因此北方人飯後才喝湯則較好。

另外,由於氣候寒冷,導致北方人的食物都會較重口味,吃得比較鹹,因為多吃鹽能多調元氣,保持精力,所以北方人的體質一般來說都比南方人強壯,但並不代表我們位處南方要多吃鹽保持壯健,因為南北方的氣候環境完全不同,食物的口味及方法也自然不同。

也有中醫建議,出門旅遊,最養生的方法就是吃當地的食物,例如到西藏等地為甚麼要喝當地的奶茶,目的就是防止高原反應。其實吃在地食材,不但能免除運輸較為環保,也等如吃最新鮮的食物,對身體一定有益。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魏綺珊 愛書愛戲的自由工作者
欄名: 簡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