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提到香港乳癌資料庫十一號報告書發現做過乳健檢查的人數多了,但當中竟然愈來愈少人有做定期檢查。然而,本地篩查情況雖然退步,報告卻發現香港乳癌治療水平其實一直緊貼國際。
精準醫療是乳癌治療一大突破,治療發展使醫生可因應乳癌類別給予更個人化治療,維持患者生活質素。例如化療副作用大,最影響患者生活質素,腫瘤基因組檢測可令早期患者在化療前獲知乳癌復發的機會,如機會低可選擇放棄化療,免受其副作用。研究正顯示接受化療的I期及IIA期患者分別在2006至2017年間下跌一成及一成半。
另一個例子是術前化療。以往若腫瘤較大,患者需全乳切除,或難以施行手術,但現在可考慮術前化療,縮小腫瘤至可施行手術及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是次研究發現患者使用前置化療比率由2006年的5%上升至2017年的14%。這個增幅在III期患者中更為明顯︰2006年前置化療只佔整體化療人數約17%,2017年卻已升至33%,顯示更多患者因而可接受侵入性較低的手術。
另外因科技進步,愈來愈多醫生採用保乳手術及前哨淋巴結檢查。保乳手術指切除腫瘤時盡量保留大部分乳房,減少全乳切除對患者心理的負面影響。傳統乳癌手術通常包括切除腋下淋巴結,因而術後會出現淋巴水腫等後遺症。但近期醫學界發現可先檢查癌細胞有否感染前哨淋巴結,如沒有感染,則可省略腋下淋巴結清除。是次研究指出自2006年起,接受前哨淋巴結檢查及保乳手術的患者比率連年上升。前者更由46%增加至75%,而後者在整體及I期的患者中均有所上升。愈來愈多醫生採用這些治療技術,令患者受惠於乳癌治療進步,生活質素因而得以維持。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
-
流感針資助2025︱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9.25展開18至49歲長期病患免費打針、8類合資格人士免費或受資助接種 |
|
-
港姐爭議︱陳凱琳轉型「飲食KOL」爆負評獲老公鄭嘉穎1金句開導 霸氣回應「被收養」傳言 |
|
-
明星保養|TVB視帝馬來西亞街邊食飯 衣著邋遢被笑似地盤工人 曾兩度鬧婚變現況曝光 |
|
-
男星健康︱「最帥令狐沖」呂頌賢病重入ICU死裏逃生近照瘦如紙板人 堅持茹素30年惹爭議 |
|
-
女星生圖︱43歲陳法拉性感禮服出席電影節 生圖流出真實樣貌曝光驚現暴瘦排骨胸 |
|
-
于朦朧離世丨37歲男星于朦朧墮樓亡 網民列4大謎團疑另有內情 街坊:狗聞血腥味發現死者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精準醫療漸普及
精準醫療漸普及
上期提到香港乳癌資料庫十一號報告書發現做過乳健檢查的人數多了,但當中竟然愈來愈少人有做定期檢查。然而,本地篩查情況雖然退步,報告卻發現香港乳癌治療水平其實一直緊貼國際。 精準醫療是乳癌治療一大突破,治
https%3A%2F%2Fskypost.hk%2Fcolumn%2Farticle%2F2466932%2F%E7%B2%BE%E6%BA%96%E9%86%AB%E7%99%82%E6%BC%B8%E6%99%AE%E5%8F%8A
https://skypost.hk/column/article/2466932/精準醫療漸普及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465000/2466932/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2466932
503
514003
生活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