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名女子常受漏尿及尿道發炎所困擾,日前上廁所時子宮竟從陰道脫垂,求醫確診骨盆底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需接受手術將子宮復位。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停經或更年期並曾生育的婦女較易患上子宮下垂,如經常便秘、慢性咳嗽、常搬提重物亦會增加患病風險,情況持續或可導致腎臟受損,甚至腎衰竭。
子宮從陰道掉出
據《聯合新聞網》報道,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陳國瑚指,涉事的60歲周姓女子近年常有尿道發炎問題,大笑、咳嗽、打噴嚏時更會漏尿,幾乎每天都要使用護墊。日前周婦上廁所時子宮竟從陰道掉出,嚇得她將子宮塞回去並趕往醫院求醫。經檢查後診斷是骨盆腔器官脫垂合併尿失禁,需接受微創尿路懸吊手術將子宮復位,3天後出院。
陳國瑚表示,據臨床統計,骨盆底器官脫垂中約50%為子宮單獨脫垂,其他如合併膀胱或直腸脫垂約40至50%,當中有少數嚴重患者甚至會出現全部骨盆底器官脫垂的情況。
骨盆底器官失支撐致下垂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表示,子宮下垂(Uterine Prolapse)是骨盆底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的統稱,即骨盆底器官(子宮、陰道、膀胱及直腸)因盆腔韌帶及肌肉鬆弛退化或組織受到破壞,失去支撐而脫離正常位置,導致有下墜或突出體外的現象。
此病常見於50歲以上的婦女,「隨年齡增長,骨盆支撐組織會萎縮、鬆弛。停經或更年期缺乏雌激素,亦會加速組織退化。」而曾生育的婦女風較高,「生育次數多、生產時用力不當、生產的胎兒重達4公斤以上、缺乏產後骨盆運動等原因都可能造成骨盆腔鬆弛,更有機會傷到骨盆腔神經及肌肉。如曾難產,需要用吸盤或產鉗分娩的女士,也有機會出現此情況。」
方秀儀又補充,過快的增重與減重、天生結締組織較差或長期承受較大腹壓,如經常便秘、哮喘、慢性咳嗽、常搬提重物、肥胖,亦會增加患病風險。
3種常見子宮下垂症狀
1. 下墜感
感到下陰有腫塊突出、不適感、下背痛、行房時感到痛楚。這些症狀通常於躺下或早上時得以紓緩,站著或晚上時較明顯。
2. 排尿困難
頻尿、急切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等,嚴重時會造成尿液滯留、排尿困難。
3. 排便不順
每次解便時,糞便會堆積在直腸脫垂處,造成殘留。
子宮持續下垂或致腎衰竭
方秀儀表示,患者會感到不適、陰道異常出血,也有可能引起尿液倒流。如情況持續,會導致腎臟受損、腎功能下降,甚至腎衰竭。治療方面,如只屬輕微子宮下垂,並無直腸及膀胱下垂徵狀,可先作觀察,並進行盆底肌肉運動作輔助治療。但若子宮常刮損發炎,又或尿失禁、便秘等徵狀影響日常生活,便應作進一步處理,如接受「子宮托」治療,或切除子宮或進行保留子宮的修補術。
預防方法
.避免提舉重物
.控制體重
.改變生活習慣:防止便秘和長期咳嗽等可能令腹壓增加而引發子宮脫垂的疾病。
.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多做骨盆底肌肉運動:尤其於產後,可減少子宮脫垂及滲尿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