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致血管神經受壓 可增中風風險

發佈時間: 2019/05/31

頸椎病致血管神經受壓 可增中風風險

對於中風病的認識,可能大部分人只知道是危疾(危重疾病)的一種。中風病又稱腦血管意外,分為腦部血管堵塞的腦梗死和腦部血管破裂的腦出血。關於中風病,坊間亦有小中風和大中風的說法。小中風就是醫學上的中風先兆,通常會出現突發的言語不清、臉部及肢體麻痺、手足乏力、頭暈、忽然舉步無力、失去平衡或手腳不協調等症狀,屬於腦神經輕微受損而出現的疾病。若腦神經受損持續加重則會導致大中風,即中風或稱腦血管意外,出現一邊身癱瘓、言語困難甚至神志不清。

 

中風病患者急性發病過後往往進入後遺症期,出現一邊肢體癱瘓,言語不利,神志不清等症狀,恢復緩慢,相當困擾患者及其家人,無論經濟和精神都是極大的負擔。因此對於中風病預防就十分重要。在出現小中風,即中風先兆期間,及時治療,不僅能預防病情進一步發展,還能減輕中風後遺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的負擔。

 

中醫角度預防中風首先要頸椎健康。從人體構造方面講,頸是血管通向大腦的唯一通道。頸椎病發生的時候,頸椎周圍肌肉力量相對不平衡或是頸椎骨的結構形態的改變,如錯位,就會造成血管神經受壓,從而影響腦部供血。這是腦血管意外的其中一種病理基礎,卻往往受人忽視。

 

曾有一位經驗老到的師傅教導,中風病患者一定有頸椎病,並且頸椎通常有錯位,治療中風的時候千萬不能忽視頸椎。臨床上亦有小中風的患者求診,通過對其頸椎進行中醫治療能改善病情。因此,頸椎的健康對於預防中風病非常重要。保護頸椎,首先要減少對手機、電腦的依賴,或定時抬頭離開手機的魔力,若出現頸椎不適應及時治療。若有上述中風先兆更應加以重視,預防遠勝於治療。

 

若突發出現以下症狀有可能為中風先兆

1.頭暈,肢體麻木乏力、動作不協調

2.頭痛劇烈

2.言語不清,飲水嗆咳

3.嘴歪,眼斜,牙關僵緊

4.不自覺流口水

 

常見頸椎病症狀:

1.反復頸部酸痛

2.頸部轉動不靈活

3.手指麻痺

4.頭痛或連眼眉骨痛

5.特定體位誘發頭暈

 

中風通常急性發病,症狀突然發生,而頸椎病通常為慢性頸部肌肉勞損導致,症狀反復發作。頸椎病與中風雖然都有頭暈頭痛,或手麻痺感,但中風先兆的頭暈頭痛通常突然發生并且非常劇烈,休息不能緩解,頸椎病所導致的頭暈頭痛和手指麻痺休息可緩解。若有中風先兆的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耽誤病情。若為頸椎病症狀亦建議積極治療以減少腦部血管意外的風險。

{{hket:inline-image name="IMG-20181121-WA0087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註冊中醫師蔡瑞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