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et:inline-image name="006-007.jpg"}}{{/hket:inline-image}}
不少人聞癌病色變,據癌症基金會最新2015年的統計數字,大腸癌位居本港10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約5,000人患上大腸癌,百分比約16%,以每10萬男性或女性人口作計算,粗發病率約69%,情況值得關注。有專科醫生指,患者年齡中位數是68至69歲,而50至60歲的年齡層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建議50歲後,每年接受大便隱血檢查。
政府在2016年9月起推出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資助61至70歲長者做大腸癌篩查。剛在2018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亦宣布,將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恒常化,擴大資助範圍至50至75歲人士,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大腸鏡檢查以及切除瘜肉。
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按年齡分3個階段推行,截至2018年1月28日,約有6.2萬名合資格人士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呈陽性比率為13.1%,當中386名參加者確診大腸癌,比率為6.5%。據衞生署資料顯示,經篩查發現的大腸癌6成屬較早期,而經非先導計劃發現的大腸癌,只有4成屬較早期。此外,近7成參加者、約3,988人在先導計劃下,診斷患有大腸腺瘤,另有813人屬大腸瘜肉增生、大腸發炎等。
有負責先導計劃的醫生指,計劃有效及早發現癌症,在計劃中有4成人發現屬第3或第4期患者,可能是沒有理會身體早已發出的先兆,以為大便出血只代表熱氣或生痔瘡,一時便秘、一時肚瀉又以為只是吃錯食物,其實已是癌症警號。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765004096.jpg"}}{{/hket:inline-image}}
大便隱血檢查 50歲起宜年年做
大部分大腸癌是由細小瘜肉開始,起初屬良性,但有些慢慢演變為癌症。專科醫生說,大腸癌患者年齡中位數是68至69歲,隨着人口老化,到達發病年紀的人口愈來愈多,以致患大腸癌的人數上升。而50至60歲的年齡層患大腸癌風險最高,如有家族病史,部分人在30至40歲已發病。
另外,引致大腸癌的原因眾多,飲食西化與大腸癌個案上升亦有關係。專科醫生指,飲食習慣是最常見的因素,近20年亞洲人跟隨西方飲食方式,常吃高脂、快餐及加工食物,導致患上大腸癌的風險增加。專科醫生又指,按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一般風險病人達50歲或以上,建議每年接受大便隱血檢查,如有問題便要照腸鏡。如沒有隱血問題,可隔5年照結腸鏡,每10年照一次整條大腸的內窺鏡。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130093673.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00720182Pv3NEW3.jpg"}}{{/hket:inline-image}}
頭3期靠手術治療 75%可根治
專科醫生表示,大腸癌分為4期,頭3期主要靠手術治療,約75%個案可根治。第4期個案多數用藥物治療,例如用化療及標靶藥治療。化療藥及標靶藥有多種,兩者不同配搭又稱為組合治療,可提升存活率。他形容︰「與淨化療相比,組合治療可將存活時間延長1至2個月。」
除了組合治療,另一種初起步的治療法,又名「免疫治療法」,即是用藥物刺激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從而控制病情。專科醫生解釋,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分辨好及壞的細胞,若有癌細胞,正常免疫系統會派出白血球攻擊癌細胞。但身體若習慣了癌細胞的存在,即使有壞細胞也不懂叫免疫系統工作。免疫治療法就是使免疫系統甦醒,對付癌細胞。
{{hket:inline-image name="00720182Pv3NEW4.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