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何綺華博士
霍何綺華博士

不後悔的決定

發佈時間: 2013/11/26

人生的道路上,總面對不同選擇,日常吃飯、買東西,以至選讀哪間學校、工作、伴侶等。直至一天,當發現患上乳癌,患者要選擇哪種治療方式、哪個醫生……看似很煩惱,但有選擇總好過沒有選擇,最重要是,決定了就不要後悔,要勇往直前。

工作狂的Lindy,確診患上乳癌第二期時約50歲,當時醫生給予兩個選擇:局部乳房切除或全乳房切除。最後Lindy選擇全乳房切除,但手術完成後,Lindy感到後悔,總覺得當時的決定是因為心裏過分驚恐,以致未有深思熟慮。

Lindy並未有進行乳房重建手術,她選擇佩戴義乳,過去十年,每當照着鏡子,她總有一種失落的感覺,身體像失去了一些東西以至「不圓滿」,自我形象變得很低。她感到罪疚,覺得以往只顧工作,沒有善待自己以致患病。

乳癌基金會的姑娘勸解,患者不要往後望,記着那個決定是在當時的環境、情緒等多項因素而作出,在當時來說那個決定是最好的。千萬不要在手術後,終日想着「當時應該怎樣」、「早知道就」等,因為這些想法是於事無補的。時光不會倒流,未來的路還很長,很多事還等着自己去決定呢。

很多女性當知道患上乳癌,最初會感到恐懼。筆者聽過很多個案,她們會跟醫生說,為了保命,請醫生快點將乳房全部切除。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找多個醫生給予意見,或者與家人及同路人商量,令自己的決定更深思熟慮。

乳癌患者在治療上,往往須作出一些重要決定,除了上文提到的全乳房切除或局部切除,選取哪種化療針,化療次數是多少次,電療又可否取代化療,在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進行治療等。患者往往在未完全接受患乳癌的事實前,驚惶未定地作出一些決定,所謂三思而行,希望患者能作出不後悔、不抱怨的決定。

info@hkbcf.org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