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血糖 控制得宜

發佈時間: 2015/06/26

糖尿病患者一定不會對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素等血糖值感到陌生。要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不應只着眼於計算一餐或一天的血糖狀況,也應該透過檢查糖化血紅素(HbA1c),去了解血糖在過去三個月的平均值,一般以維持在6.5%或以下作為合格指標。不過,要維持標準的糖化血紅素水平,餐後血糖水平是其中的關鍵。

每次用餐後,病人的餐後血糖會因應不同食物種類、分量以及餐後活動而有所改變,從而影響血糖平均值。所以病人要在餐後兩小時,篤手指量度餐後血糖水平,掌握身體對不同種類食物的反應。一般來說,餐後兩小時血糖應維持在大約8度以下。

可是,大部分病人在控制餐後血糖也感困難,特別在飲食、藥物治療和運動方面應該嚴格控制。一般建議飲食應以低升糖、高纖飲食為主,而且要注意定時,分量要得宜。藥物方面,也應按醫生指示,定時定量服藥或打針,有些藥物如果不按時服用會容易引致副作用及反效果。

控制餐後血糖不理想,即代表控制糖尿病不理想,容易出現各類不可逆轉的併發症,其中糖尿腎病是十分普遍及嚴重,十個需要透析的腎病病人中,有半數由糖尿病引起。因此病人應按醫生指示控制好血糖。

撰文: 黃煜 腎病科專科醫生
欄名: 專科專論——腎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