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添
楊偉添

香港的會所

發佈時間: 2015/09/25

英國人應該是會所文化的鼻祖。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在會所發展上秉承了淵遠流長的會所文化。會所起源於上流紳士公餘消閒聚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年代的大不列顛國有濃厚的階級觀念,能成為紳士會所的會員皆非等閒之輩。

除了這類紳士會所之外,其他不同類型的運動,像高爾夫球、板球、網球、賽馬等都有專屬的會所。「香港賽馬會」和「香港會」在香港是英國傳統會所的表表者。賽馬活動在香港歷史悠久,是香港生活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認識「香港會」的人可能比較少。該會的會員多是工商名流、達官貴人。隨着時代變遷,「香港會」的管理模式也一直在改變。從前是清一色男管家式的服務生,現已有女管家服務生加入團隊。但會所的守則仍有不少沿襲創會時的規定,像不能帶公事包進餐廳、不能在會所內交換名片等。

「香港會」在本地已超過百年歷史,會所所在地本來是一棟維多利亞年代的建築大樓,如多年前不改建成現時與商業大廈混合的現代化建築,換了在今天,應該有很多人會以保存古蹟為由,不容作出更改!

撰文: 楊偉添 國泰航空企管
欄名: 添情添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