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無痕植入 安心替換 新一代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心律不正患者新希望

發佈時間: 2025/08/29

{{hket:youtube id="2pNTxjzhcqs"}}{{/hket:youtube}}

現時針對心律過慢的治療方式,除了有導線的心臟起搏器外,亦有新式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心臟科專科醫生范瑜茵表示,患有心律不正、心臟衰竭、遺傳性心律疾病的人士都屬於心臟病高危患者,必須及早預防和治療。她解釋:「心臟的竇房結就好像一個人體發電機,令我們心肌收縮跳動。但如果遇到心跳過慢的情況,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例如出現胸口痛或者感到壓力、容易氣喘、運動有困難,甚至頭暈,都應該盡早進行檢查。」

{{hket:inline-image name="2_new.jpg"}}{{/hket:inline-image}}

透視心跳過慢成因 及早檢查防患未然

范醫生解釋,心跳過慢的兩大主因包括房室傳導阻滯,以及「病態竇房結綜合症」,後者是指心臟之中竇房結傳遞訊號的速度變慢。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現時針對心律過慢的治療方式,除了有導線的心臟起搏器外,亦有新式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范醫生表示,患者應用哪種心臟起搏器乃因人而異,「醫生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再建議他們去做選擇。」她提到,無導線心臟起搏器乃突破性的創新醫療技術,也是現存唯一一種可以選擇植入單腔室或雙腔室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系統,讓患者可以更有彈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g"}}{{/hket:inline-image}}

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再建議他們選擇使用哪種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的作用在於當其感應到患者心跳過慢時,可以馬上傳送微弱電流刺激心臟,幫助心跳恢復到正常範圍之內。范醫生透露,一般無導線心臟起搏器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植入一粒在右心室位置。「不過,新一代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已可以做到心房心室協調的起搏,完全恢復心臟正常的心跳功能。」

{{hket:inline-image name="6.jpg"}}{{/hket:inline-image}}

無導線心臟起搏器 提供治療彈性

至於手術方面,范醫生強調植入心臟起搏器屬低風險微創手術。她指進行有導線植入手術時,醫生會在患者鎖骨以下的位置植入心臟起搏器,而導線則經靜脈血管進入心臟,達到傳遞電流的治療作用。「手術切口只有幾厘米,病人除了可能在往後數月出現手臂或肩部活動受限制外,對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小。」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至於新式無導線心臟起搏器,體積只有1.1cc,較有導線心臟起搏器細小10倍。而植入方式是透過一條細小導管,通過腹股溝將儀器植入,再連接心臟組織。手術後既不會留下疤痕,亦可以如常運動。

{{hket:inline-image name="8.jpg"}}{{/hket:inline-image}}

全天候監測 治療效果更可靠

有數據指,雙腔室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在美國的成功率已高達98%。植入心臟起搏器後,裝置會24小時全天候監察病人的心跳,一旦檢測到心跳過慢,便會立即作出起搏治療,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心防護。「此外,這項技術還能記錄病患者的心律數據和病發情況,協助醫生有效地監察病情。」范醫生說。

對於心臟起搏器的電量問題,范醫生解釋,新一代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本身電池壽命長,而無電時亦可以替換,再加入一個新的起搏器。他補充,假如患者因病情需要,醫生更可以幫助病人由單腔室系統升級至雙腔室系統,確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療。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治療有不同成效,如有任何疑問,請向醫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