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北上買藥|公院天價標靶藥耗盡積蓄 肺癌港男北上買同款藥每月僅¥4600 感慨:延長咗生命

發佈時間: 2024/08/23

不少重病患者都要服用標靶藥,幫助抑制及治療病症,然而標靶藥價格高昂,不少患者都難以負擔。TVB節目《新聞透視》早前訪問了2名重病港人,均表示無法負擔本港高昂的藥費;然而,他們了解到在內地卻能以更優惠的價錢,購買同款藥物,故選擇北上買藥。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中西專家分享常見不育成因 3大穴位通氣血+孕前3種營養素 

{{hket:ul-video id="11052"}}{{/hket:ul-video}}

末期肺癌男北上買抗癌標靶藥

56歲的梁先生本來是名貨車司機,3年前確診患上第四期肺癌(末期肺癌),需服用標靶藥控制病情。梁先生受訪指,自確診罹癌後就一直有食藥控制肺癌病情,癌指數由800逐漸下降至200,效果顯著。但由於該藥在港要價$36000/月,梁先生最初2年都是自費買藥,積蓄也花得所剩無幾。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9.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0.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5.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6.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7.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8.png"}}{{/hket:inline-image}}

去年梁先生受朋友建議,開始到內地求醫買藥,發現相同的抗癌標靶藥,在內地竟只需每月4600元人民幣(約5025元港元),只是香港價格的1/7。縱使每個月來回兩地需時4小時,總計花費也比在香港買藥便宜。他直言:

開闢了一條新路,讓我們病患者能夠延長生命,因為在香港好快就會花光積蓄。一個打工仔能有幾多錢?再繼續自行買藥就容易有經濟壓力。

罕見病港男以香港1/20價錢北上買口服藥

另外,36歲的黎先生則患有罕見病「脊髓肌肉萎縮症」。他在2歲時開始發病、15歲確診患病;惟此病在當年並沒有任何治療方法,直到近年才有口服藥幫助治療。雖然該藥在本港有被納入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但受資助資格限於25歲以下病人使用,所以黎先生並沒有獲得項目資助。黎先生受訪指,該藥物在本港要價每個月20萬元,每年可達過百萬。但內地自去年3月將該藥物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每月要價只需約1萬元人民幣。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6.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7.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5.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1.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ut14.png"}}{{/hket:inline-image}}

黎先生透露,自己主要靠兼職賺錢,每月約有數千元收入。雖然個人收入仍無法負擔北上買藥的藥費,但媽媽於大半年前決定用退休金支付藥費,讓黎先生得以購買藥物治療罕見病。媽媽表示,挪用退休金都是為了幫兒子「買個希望」:

今次專程和以霖(黎先生)北上睇醫生,檢查有甚麼需要跟進,或看看他是否有好轉。好希望能從醫生口中聽到有所改進,證明該藥物的確有效。

為何越來越多人北上買藥?

醫管局自2005年開始實施藥物名冊,登記了超過1300隻藥物,大部分藥物在公立醫院領取一次只需15元,但當中仍有部分藥物屬於有顯著療效但價格昂貴的癌症或罕見病藥物,這類藥物需由病人自費購買。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接受《新聞透視》稱,有些藥物在醫管局沒有資助,另有些藥雖有得到資助,但未必所有有需要人士都符合受資助資格的界線,這些人就需要自費購買價格高昂的藥物。

香港大學在2012年於深圳開設了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為「先頭部隊」的小兒骨科專家杜啟峻最近幫忙在醫院開設罕見病門診。他受訪時稱,由於中央政府在過去十年在醫療上推動了很多民生政策,例如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讓不少內地居民和港人都能受惠;而針對藥物價格,醫生表示因為內地人口基數大,再加上各種優惠政策,令藥廠能夠以更優惠的價錢為癌症或罕見病等重病藥物定價,所以相對上就會更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