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遊日注意丨 40歲女遊沖繩食魚生疑餐廳做漏1步驟 腹痛噁心胃內拉出寄生蟲

發佈時間: 2024/05/30

去日本食魚生注意!沖繩近日有民眾於當地餐廳食用魚生刺身後,因寄生蟲感染引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有3人不適,其中一人更出現了嚴重腹痛和噁心等症狀。據當局調查所得,懷疑肇禍原因是餐廳沒有妥善冷凍鯖魚所致。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藥房、藥行、藥坊、藥妝有何分別? 藥劑師教你 5 招找對配藥點

{{hket:ul-video id="10697"}}{{/hket:ul-video}}

根據日本傳媒報導,沖繩政府日前公佈消息指北谷町美濱市一家餐廳發生寄生蟲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3名40多歲的顧客在餐廳吃了一款鯖魚刺身沙律「Gomasaba」後,便感到不適,其中一名女子更出現了嚴重腹痛和噁心等症狀。3人送院檢查後,被發現體內有「異尖線蟲」(又名「海獸胃線蟲」)。

據了解,涉事餐廳的鯖魚刺身沙律菜式從製作到上菜,未有遵守殺死「海獸胃線蟲」所需的24小時以上冷凍處理,沖繩縣當局已下令餐廳改善,也要求對其他生食菜單採取必要措施以防止食物中毒,在改善前不得提供生拌鯖魚料理。連同這次案件,沖繩縣今年以來共發生8宗食物中毒事件,累計57人中毒。

鯖魚體內多寄生蟲

日本宮崎大學醫學院過去曾在社交平台分享一段影片,片中的鯖魚被切開,經射燈照射後,驚見腹部有逾200條寄生蟲蠕動。該醫學院助理教授指出,這種寄生蟲通常活躍於秋冬季,若民眾不慎進食,恐誘發食物中毒。

  • {{hket:inline-image name="pic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_1024.jpg"}}{{/hket:inline-image}}

該醫學院寄生蟲學系助理教授Mio Tanaka在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影片攝於學生進行實踐訓練的時候,而片中的鯖魚體内確認含有逾200條寄生蟲。

她指出,這種寄生蟲名為「異尖線蟲」(又名「海獸胃線蟲」),在秋冬時期尤其活躍,而受感染海鮮主要為鯖魚、竹莢魚、秋刀魚、鰹魚、沙丁魚、鮭魚、魷魚等,海獸胃線蟲經常會附著於活魚的內臟位置,當魚死亡後則會轉移到身體其他位置上。

感染海獸胃線蟲恐食物中毒

Mio Tanaka表示,若進食未煮熟或受海獸胃線蟲感染的魚類,可能會誘發食物中毒。她又提出,許多人對海獸胃線蟲的誤解是,即使誤食寄生蟲,只要用力咀嚼它就會被咬死。事實上,海獸胃線蟲難以被咬斷,即使將其浸泡在醋中或用鹽醃製,仍然可以存活。

因此,她分享5招可預防海獸胃線蟲所誘發的食物中毒:

  • 進食前加熱:海獸胃線蟲幼蟲於60℃下1分鐘內便會死亡,70℃以上會瞬間死亡。
  • 冷凍存放:海獸胃線蟲於-20℃下冷凍超過24小時便會死亡。
  • 盡量購買新鮮的魚,且及時取出內臟。
  • 徹底檢查魚身,去除海獸胃線蟲。
  • 切勿生食內臟,一般烹飪中使用的鹽、芥末、醋的含量及濃度,無法殺死海獸胃線蟲。

食安中心教減低寄生蟲風險方法

  • {{hket:inline-image name="1.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pn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