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童年創傷|從小飽受精神病父辱罵一句話成心中刺 19歲嚴重抑鬱女生盼用色彩治癒他人

發佈時間: 2024/03/28

【抑鬱症/情緒病/原生家庭/童年陰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台灣一名女生從小家教嚴厲,導致她在高壓環境下成長,13歲患上抑鬱症。一次的家庭爭執中,遺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心理創傷,成為父女之間的一根刺。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丨年少苦讀變尖子一度欲輕生 澳洲回流成人生轉捩點 半生鑽研心理學:盼用知識回饋社會

{{hket:ul-video id="10333"}}{{/hket:ul-video}}

家教嚴厲 逼出抑鬱症

該名19歲女生化名小妤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文分享自己原生家庭多年來造成的心理創傷。小妤父親管教嚴厲,小妤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對自己有極高的標準的人,就算天資不聰敏,但仍非常努力,「別人只要看5次就可以記住的東西,我需要看50次,甚至更多更多」。考中學的那年,年紀小小的她已經比同齡人自律,

半夜12:00睡,凌晨4點起來讀書,6點出門上課,5點下課開始晚自習,9點離開學校,然後再繼續讀到半夜12:00。幾乎一整年,都是過著這種生活。我很拼,做甚麼都一樣。

在如此高壓的成長環境下長大,導致小妤患上了抑鬱症。她形容父親是一個神經質的人,從小到大對她的情感勒索和高壓管教,加上父輩親戚有思覺失調的病史,她估計父親很有可能也患有情緒病。小妤13歲那年確診抑鬱症,一開始父親非常反對她去看精神科醫生,覺得女兒一定可以如他一樣「用意志力壓下來」。

父女爭執 一句話成心中刺

當年努力是有回報的,小妤考上了好學校,但過度自律的後遺症接踵而至。她開始出現嚴重嗜睡的症狀,礙於身體不適,她根本不能夠好好上課,但她依然盡力完成功課,回家就開始睡覺。父母對於她的身體不適視作懶惰,對此非常不滿,終於爭執起來。小妤當時嘗試解釋自己身體的狀況,沒想到一下子觸怒父母,被父親摑了一巴。

「你考上了高中,沒在讀書時在幹嘛?你是廢物嗎?」

小妤當時覺得委屈,聽著父親不停重複「你是廢物」這句話,出言侮辱她,後來爭吵越來越激烈,父親一手將她壓在牆上,捏住她的喉嚨。當時小妤形容自己快要斷氣之際,聽到父親一句猶如利刃插進心坎:

「好後悔生了一個廢物。」

盼證明自己 努力工作獲滿足感

雖然爭執結束,但她與父親之間的隔閡從此無法化解,久久未能釋懷,「這根刺永遠在我的心裡插著;每當想起,我的心還是血流不止」。她心裡一直想得到父親的認同,故越是努力去做成績出來。後來因為情緒病而休學,小妤去當髮型師學徒,每天早上11時工作至晚上9時,然後繼續在「在公司聯繫或是找模特兒累積作品」,直到凌晨3、4時。

小妤回想當初選擇做髮型師的原因,是「想證明我自己,不是一個廢物」,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用頭髮上的色彩療癒他人,每當看到客人滿意開心的表情,她都會從中感受到滿足感。

3點檢視原生家庭對自身的影響

根據「Re:Fresh線上精神健康自助平台」資料,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精神健康綜合服務」註冊社工Jerry曾指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以是正負兩面的,影響本是無法控制,是好是壞會隨時間及環境改變,關鍵在於採取甚麼調節及應對方法。他建議可從3個方向檢視原生家庭的影響:

  • 時間性:可以回想或從家人口中了解一下自己在進入家庭以外的環境(如讀小學)之前展現甚麼性格特質,若那些特質在長大後仍不斷重現,便很大機會是受原生家庭影響。
  • 相似性:如父母的相處模式,有可能成為自己日後與伴侶的相處模式。
  • 差異性:如與同事相處時很有耐心,回家後卻容易發脾氣,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

2方法減低原生家庭不良影響

  • 「睇闊啲」:明白原生家庭只是人生的其中一部份
  • 分開過去與現在:培養對新的經驗持開放態度。若思想上仍在做過去的自己,用以前的眼光來看待當下的一切,那些負面影響只會不斷重現及糾纏。

Jerry提醒,不應該對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抱持報復心態。要真正處理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最終還是要有意識地把原生家庭及自己正在過的人生分開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