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癌症殺手|抽煙30年患末期肺癌 男子靠1療法奇蹟治癒 2個月後腫瘤近乎消失

發佈時間: 2024/03/13

肺癌是本港癌症「頭號殺手」,吸煙人士患病風險尤其高。不過台灣就有一名煙齡達30年的男子,在患上末期肺癌後接受醫院的放射性治療,結果2個月之後居然奇蹟治癒,腫瘤幾乎完全消失,且沒有對男子的工作造成影響。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90後港男入行禮儀師處理逾200場喪事見盡生死 難忘大學生輕生亡喪禮極催淚

{{hket:ul-video id="10255"}}{{/hket:ul-video}}

綜合台媒報道,該名男子本身從事工程行業,因為工作壓力大而吸煙,煙齡長達30年。2023年9月,他突然感到呼吸急促,但當時以為只是慢性疾病,於是自行到藥房購買藥物服用。然而他的情況並未好轉,之後咳嗽更越發嚴重,他才終於察覺不對勁,遂前往聯新國際醫院求醫。

該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生王名華表示,男子進行胸部X光及支氣管鏡檢查,結果發現其氣道狹窄,並且在右肺門處發現一個4至5cm大小的腫瘤,經過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小細胞癌,顯示為末期肺癌。所幸男子的腫瘤只有局部擴散,並未擴散至其他器官。

與男子商討及評估過後,王名華決定採用「好神刀」(Halcyon 2.0)高效能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為對方進行放射性治療。經過2個月療程、共35次治療後,男子的肺癌腫瘤幾乎完全消退,令男子及其家人非常慶幸,繼續接受後續的追蹤及治療計劃。

男子表示,當初得知自己確診末期肺癌時有如晴天霹靂,後悔沒有及時戒煙,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所幸家人一直鼓勵他接受治療,而他看著病情隨著治療逐漸好轉,亦對放射治療的效果感到訝異。他又指自己進行治療後無需住院,甚至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對治療效果十分滿意。

王名華表示,「好神刀」是新一代的智能放射治療設備,採用即時影像對位,能掌握腫瘤動態,即時調整提升腫瘤控制成效,以提高治療精準度,而且副作用亦較少。他又呼籲民眾定期進行肺癌篩檢,及早發現並治療,可針對病情採取更多樣的治療手段。

肺癌是癌症「頭號殺手」

根據癌症基金會資料所示,肺癌為香港十大癌症的「頭號殺手」,致命率遠超於第二名大腸癌,當中男性發病率比較高。香港肺癌患者大多數是吸煙人士,而其他常見風險因素如人口老化、空氣污染和胸腔放射治療等,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素。

  • {{hket:inline-image name="iSP-pic.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0_600_600_60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1_600_600_60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4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5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6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40歲以上男性屬高危

肺癌屬本港癌症頭號殺手,當中40歲以上男患者更屬高危。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曾指出,肺癌分為4期,癌症惡化的過程因人而異,患者一般在幾周至幾個月內進入下一個癌症階段:

  • 第1期:一側肺臟有小型腫瘤,未出現淋巴轉移
  • 第2期:一側肺臟有大型腫瘤,或出現肺門淋巴轉移
  • 第3期:腫瘤侵入縱膈淋巴及鎖骨對上的淋巴組織
  • 第4期:腫瘤擴散至雙側肺臟,出現肋膜腔積水,或轉移肝臟、骨頭、腦等器官

罹患肺癌4大常見成因

  • {{hket:inline-image name="iSP-pic.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7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8_600_600_600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9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0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1_600_600_6001_1024.jpg"}}{{/hket:inline-image}}

基因突變成非吸煙患者病發原因

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兆康醫生曾受訪表示,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佔整體肺癌個案約70%,而當中「肺腺癌」又佔「非小細胞肺癌」60至70%,而且趨勢是越來越多。

李醫生表示,香港非吸煙患者所患的「肺腺癌」之中,約70%和基因突變有關,腫瘤生長較慢,患者年齡相對年輕,一般只有40、50歲,「有研究亦發現,亞洲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60-80%為非吸煙人士,而且亦較年輕。大部分非吸煙女性所患的肺癌之中,主要就是『肺腺癌』。」

李醫生提醒,若年過40歲,不論是否吸煙者,也應多點留意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號,有機會及早發現肺癌,早治療效果遠比遲治療理想。

預防方法

關於預防方法,腫瘤科醫生陸凱祖曾接受訪問指,不吸煙的人若因基因變異引發肺癌,難以預防。因此,定期做篩檢,儘早發現問題仍是最重要的。也可以在日常中避免接觸危險因素,例如自覺地戒煙、避免吸入二手煙,避免長期逗留空氣污染環境、吸入石棉等工業塵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