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紅十字細說人道|阿富汗地震災民達56萬 紅十字會支援當地團隊:不論性別背景皆作貢獻

發佈時間: 2024/02/02

去年十月底,我坐在飛機上,心裡感到很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是否做了最好的決定,是否能勝任未來六個星期在阿富汗的人道任務。今天回望,那次行程讓我再一次刷新對人道工作的體會,實在感恩能有機會參與國際紅十字會的工作,以衛生健康項目協調員的身份參與阿富汗地震的賑災工作。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每日10次!2個簡單動作坐住操Core 壓力大情緒差1招放低負能量

{{hket:ul-video id="10017"}}{{/hket:ul-video}}

阿富汗面對的人道挑戰,幾乎包含了災害管理教科書中所有涉及的災害種類。這個曾經富庶的國家經歷了數十年戰亂,加上天然災害頻繁以及2021年政權更替帶來的社會巨變,人道工作迎來空前的挑戰。去年10月,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發生強烈地震,受災人數估計高達56萬。

受多年戰事及經濟疲弱影響,阿富汗的醫護人員、藥物和設施都嚴重不足。而當地亦面對許多獨特的公共衛生挑戰:由於沒有推廣疫苗注射,在許多國家已消聲匿跡的小兒麻痺症仍然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當地仍有不少人口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對推廣任何公共衛生計劃都是挑戰。公共醫療衛生系統本來就不勝負荷,如何能應付地震帶來的突發需要?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鼓勵當地團隊發揮力量  不論性別背景皆可貢獻自己

我負責的團隊有七位成員,有男有女,全部是受聘於國際紅十字會的阿富汗當地人,執行衛生健康項目有豐富的經驗。團隊雖小,工作內容卻很多元,包括社區健康和急救項目、健康教育、派發衛生物品、推行疫苗注射、流動醫療隊等。初次見面,他們都禮貌地歡迎我,表達出對我有很多期望,但同時我感受到他們的疑問:你這個「外來人」只會在這裡停留短短六星期,能做到甚麼?他們的問題,也是我問自己的問題。想了一晚,我決定將這段時間的工作重心放在團隊的發展,因為這是他們的家園,支持他們變得更強大才是長遠之計。

為了能夠深入認識每一位同事,我決定每天都會在女同事的辦公室和她們開「早餐會」。團隊中有一位已加入數年的女士,她經驗豐富,但在團隊中往往只是擔任輔助的角色。在阿富汗,男性和女性的地位懸殊,而且受社會文化所限,只有少數女性能外出工作,大部分女性都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由於女性與異性接觸有許多禁忌,女性只能接受女性提供醫療健康服務;我們推動衛生健康項目時,女同事便擔當了重要的角色,但她們的貢獻卻往往被忽視。我希望團隊能有一些改變,但也明白需要尊重當地社會文化,不能貿然行事。

剛好我們即將開展社區衛生及急救項目,我便請這位女士擔任負責人。我對她說:這些年來,你一直表現得很好,只是沒有機會擔當負責人的角色;不過,我對你有信心,我會支持你的工作,有需要的話,我會和你一起去拜訪政府和合作夥伴。她戰戰兢兢地答應了。憑著她的努力,項目順利進行,她的能力也得到團隊及合作夥伴的肯定,日後會有更多機會擔任項目負責人。看著她滿足又充滿自信的笑容,我明白到自己作為「外來人」的其中一個角色——相對地不受當地社會文化的限制,適當時候打破一些框框,支持每一個人發揮自己的潛能。

突發的流徙  令人心痛的困境

地震賑災工作開始不久,阿富汗又發生了大量人口流徒的情況——鄰國遣返大批在當地居住的阿富汗人,我立即安排行程到邊境評估衛生健康需要。看到在接收被遣返者營地的情況,令我非常擔心。由於事出突然,這些被遣返的阿富汗人根本沒有機會收拾家當,大多數都身無長物,只是在跨過邊境時獲政府分發一些簡單的物資,而且他們有部分離開阿富汗多年,家鄉已經無處容身。我探訪了一家七口的家庭,在他們單薄的帳蓬中,只有兩張被、一些空水樽、簡單的家當,外面則是呼呼的冷風。和其他家庭一樣,他們現時只能依靠人道救援機構的援助生活。

看著營地所在的一片黃土和遠處的高山,我覺得自己很渺小。世界這麼多的苦難,我能做的卻這麼少。正當我感到有點泄氣時,耳邊傳來一群孩子玩耍的笑聲;他們在提醒我:人道工作是出於人最基本的同理心,是因為我們都會笑、都會哭,與其困惑於「做到多少」,不如將焦點放在「做」。

方芷嬣 香港紅十字會署理高級項目協調主任(緊急醫療)、國際紅十字會衛生健康項目協調員

{{hket:inline-image name="RC_600.jpg"}}{{/hket:inline-image}}

欄名:紅十字細說人道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