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產後情緒|新手媽媽產後抑鬱 老公化身「神隊友」 暖心4招伴妻走出陰霾

發佈時間: 2023/12/28

媽媽產後容易情緒不穩,親友的關懷在此時非常重要。台灣一名新手媽媽產後患上抑鬱,情緒一直處於低谷;其丈夫自愛妻產子後一直竭力關愛,竭力助她走出抑鬱陰霾。媽媽事後細數對方這段時間的貼心舉動,坦言沒有他恐難以支撐至今,大讚對方「神隊友」。本港精神科醫生指出,「產後抑鬱症」可分為3種病症,嚴重者可出現思覺失調症狀,不容忽視。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月經前心情浮躁有根據? 醫生拆解2大成因+改善方法

{{hket:ul-video id="9846"}}{{/hket:ul-video}}

台灣一名女網友於網上討論區「Dcard」以「產後憂鬱老公變神級隊友」為題發文分享,指自己的家人與奶奶關係出現問題,導致她產後出現抑鬱症狀,很長一段時間心情都處於谷底、並且非常容易哭泣。

惟這段時間,她的丈夫不但沒有嫌棄她,反而開啟了「寵妻模式」,從多方根源著手,為她擋去大量婆家問題外,每日收工後更會下廚煮飯、照顧孩子;甚至製作許願券、提款15萬(新台幣.下同,約3.8萬港元)帶她外出瘋狂購物等等,只為博她一笑,令她大讚:「如果沒有老公這個神隊友的幫忙,我大概也很難撐到今天了!」

大讚丈夫4大貼心舉動

事主細數丈夫最貼心4大舉動,指自己坐月期間,每日困於月子中心,約20日未有出門。丈夫深知她想念外面的世界,因此向月子中心請假,並提取了15萬現金放車上,帶她外出「放風」 。

事主上車發現後一疊現金,好奇詢問下,得悉丈夫準備帶她瘋狂購物;對方更表示現金消費感覺 「比較爽」,讓她要好好享受。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5.png"}}{{/hket:inline-image}}

收工後包攬湊仔煮飯任務

出月後,事主每日在家照顧兒子非常疲累,惟奶奶偶爾早上亦會前來,並不停插手她的湊B方法,令她深感無奈;加上新生孩子每日換洗衣物及用品極多,每晚都有一堆東西要洗,讓她心身俱疲。

然而,事主丈夫為了減輕愛妻壓力,較早下班時都會親自下廚做晚餐,連蝦都會剝好再上桌;飯後見到家中一片凌亂,亦會在飯後順便洗奶樽衣服、之後再晾衣摺衣,還會擔心事主明日照顧孩子太累,勸她要好好休息、養足精神。

製作許願券博愛妻一笑

事主感動表示,丈夫明明已分攤家務、幫忙照顧兒子,為了討她歡心,仍製作了多張許願券,包括按摩券、洗髮券、旅遊卷及「老公代班」卷等,指全部許願券都可無條件達成。事主對此極為感動,大嘆:

「只能說我上輩子可能真的救了我老公,這輩子才有機會遇到這麼神的隊友!」

精神科專科醫生拆解「產後抑鬱症」

精神科專科醫生何美怡醫生曾表示,「產後抑鬱症」其實可分為3種病症,第一種是「Baby Blues」,往往是產後數小時或數天內發生的情緒不穩,症狀大多數於短時間內消失;第二種是「Postnatal Depression」,皆可於男、女性身上出現,普遍在產後至一年內發生;第三種是最嚴重及最少見的「Postpartum Psychosis」,患者會出現思覺失調症狀,大多於產後一個月內發生。

「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評測產後抑鬱風險

何醫生指出,「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EPDS)是一套普及而有效的評估工具,有助產後婦女及早識別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以便給予適切治療及支援。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jpg"}}{{/hket:inline-image}}

何醫生提醒,得到上述分數不一定代表已患病,需視乎這些症狀如何影響生活、影響照顧小朋友、影響與家人相處等,而且評測量表的問題不一定囊括所有症狀,仍需交由醫生作進一步評估及判斷。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