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醫療室|港男患手足口病難入眠 嘆「被病毒虐待」述7大慘況 醫生:小心2大傳播高峰期

發佈時間: 2023/11/24

有港男近日分享患上手足口病的慘痛經歷,表示即使醫生已處方抗生素及止痛藥,但症狀未見好轉,晚上更經常全身出汗而無法入睡,讓他直呼:「每秒佢(手足口病)都提醒你,你又瞓唔到覺避開去。」兒科專科醫生曾穎茵接受《晴報》訪問指,本港有兩段時間為手足口病的高峰期,籲市民在該期間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產後易腹直肌分離+盆骨鬆弛 新手媽用手按腹現一情況需紮肚

{{hket:ul-video id="9589"}}{{/hket:ul-video}}

第1日:發燒、發冷、四肢頸膊腰酸痛

事主近日在網上討論區「連登」發帖指,自己雖已成年,但仍患上手足口病,即使醫生已處方抗生素及撲熱息痛,發病當晚身體仍發冷需使用暖包,四肢、頸膊及腰部等亦出現痠痛,全身無力發高燒,「但可能意識唔高,所以都比較容易過。」

第2日:喉嚨潰瘍、手掌現發癢水泡、出汗

他的身體至翌日未見好轉,喉嚨更開始出現潰瘍,容易口乾,需要不斷喝水,「而且飲水口水都痛」;手掌開始現痕癢的水泡,令他輾轉難眠。即使服用撲熱息痛後成功入睡,「但無兩三個鐘,就因為全身濕晒起咗身」,只好更衣再睡,「如是者,又全身濕晒,要沖埋涼㖭。之後,就瞓唔番,又開始癢。」

第3日:腳掌出現水泡

病情發展至第3天,事主的腳掌亦出現水泡,他表示:

「最難受係神智清醒,但被病毒虐待係好難過。每秒佢都提醒你,你又瞓唔到覺避開去。」

因此他發帖問道:

「其實,我幾時中都唔覺,大家覺得邊度中機會率較大?同埋有無得預防?唔想再有下次!」

不少網民都對事主經歷大為同情,紛紛表示:「惟有等佢自己過」、「當年又係水又飲唔到」、「有病又痛真係辛苦」。 

小孩免疫力弱易感染

對於手足口病的風險,兒科專科醫生曾穎茵接受《晴報》訪問指,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疾病,通常由腸病毒如柯薩奇病毒和腸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有機會導致病毒上腦引發腦膜炎、腦炎,甚至致死等,患兒如遇病毒上腦,亦恐出現發展遲緩、癱瘓等後遺症,因此手足口病絕對不容輕視。由於病毒在氣候溫暖時容易滋生,因此本港的手足口病高峰期一般會在5月至7月,不過有時10月至12月亦會出現小型高峰期。

至於手足口病的高危人士,曾穎茵醫生指一般以小孩患病最常見,特別是免疫力較弱的小孩。因為小孩衛生意識較弱,在學校頻頻與其他孩子接觸,導致透過口沫、糞口等傳播的風險大增,常見的症狀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3.jpg"}}{{/hket:inline-image}}

當中,成人與小孩的症狀其實類似,不過由於小孩免疫力較低,故症狀會較成人嚴重。

沒特效藥或疫苗預防及治療

至於治療方面,曾穎茵醫生表示目前沒有特效藥治療手足口病,只會透過退燒藥、止痛藥等紓緩症狀,同時患者定時補充水分及多休息,避免脫水。至於手腳的紅疹會自然好轉,病情一般會在7至10天內自行痊癒。

而孩子患病期間,家長應避免讓孩子上學或參與集體活動,如孩子沒有強烈咳嗽症狀,可讓孩子食用凍果汁、雪條等,有助紓緩喉嚨不適。如孩子出現持續高燒、神情呆滯或病情惡化等情況,應立即求醫。

在預防方面,由於目前未有疫苗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因此曾穎茵醫生建議,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十分重要,包括:

  • 經常清潔雙手,特別是觸摸口、鼻或眼的前後;進食及處理食物前;接觸水疱後;及如廁後
  •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抹乾
  •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再徹底清潔雙手
  • 用膳時使用公筷和公匙,避免與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飲品
  • 避免共用毛巾或其他個人物品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