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癌症警號|喉痛聲沙揭患甲狀腺癌 一家四人中招最細16歲 醫生:4大徵兆須警惕

發佈時間: 2023/11/23

部分癌症恐有遺傳性。內地一名聲樂教師近日在上課時突然感到喉嚨痛,且聲音沙啞,求醫後確診為甲狀腺癌。事實上在這6年間,她先後已有3名家人罹患相同癌症,其中16歲姨甥的癌細胞有轉移及擴散跡象,手術後須終身服藥。有醫生指出,除了遺傳因素外,有4個症狀須格外警惕。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患心臟衰竭會影響呼吸? 醫生拆解原因+治療方法

{{hket:ul-video id="9577"}}{{/hket:ul-video}}

綜合內媒報道,浙江40歲張姓女士是一名聲樂教師,她近日在上課時發現喉嚨有疼痛現象,連聲音也沒以前那麽響亮,甚至還帶點沙啞。其實,張女於最近數年在進行身體檢查時已被驗出有「甲狀腺結節」,惟當時比較細小;但由於已有3名家屬先後罹患「甲狀腺癌」,如今她自己出現其他症狀,因而感到十分擔憂。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8.jpg"}}{{/hket:inline-image}}

16歲姨甥癌細胞轉移擴散

張女的二姊是家族內首名患者。2017年,當時39歲的二姊前往體檢時發現單側甲狀腺結節,被懷疑是惡性;後來再經穿刺等相關檢查,證實罹患「甲狀腺乳頭狀癌」。幸好經切除手術後逐漸康復,及後她也定時複診,目前情況穩定。

第二名患者是張女大家姐的16歲兒子小王。去年6月,他在學校體檢時發現有「多發性甲狀腺結節」,經檢驗後被證實為「甲狀腺癌」,癌細胞更有轉移及擴散跡象,醫生要馬上為他切除雙側甲狀腺及清掃淋巴結,並須終身服藥。

第三名患者是張女的大家姐。今年年初,她曾摸過自己的甲狀腺結節,察覺較以前增大了,求醫後被確診為「甲狀腺乳頭狀癌」,須馬上進行切除手術。

事主成家族第四名甲狀腺癌患者

在短短6年間,已有3名家人罹患甲狀腺癌,故張女也不敢輕視及耽誤治療,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求醫,最終確診為「甲狀腺癌」,不幸成為家族中第4名甲狀腺癌患者。醫生知道張女從事聲樂工作,對嗓子保護程度須較高,故決定使用放大鏡來進行手術;除了為她切除甲狀腺之外,同時也保留和保護了喉返和喉上的神經功能,大大減低了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後的併發症。

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頭頸外科唐鳴副主任醫生強調 ,青少年罹患甲狀腺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可能頸部已長出腫塊但也沒有不適,加上他們進行體檢次數不像成年人般頻繁,故容易被忽略,往往一到醫院求醫,便發現癌細胞已有轉移跡象。

醫生:4大症狀須格外警惕

醫生提醒必須多加關注甲狀腺癌的家族史,因為目前已確認甲狀腺癌家族史是一個危險因素,若家族中曾有人患上甲狀腺癌,其他家族成員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的1.5至2倍。此外,當確診結節為「良性」時也不能鬆懈,需每隔半年至一年定期複診做檢查,以防結節演變成「惡性」。若發現結節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聲音持續沙啞、吞嚥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時,便要提高警惕,盡快求醫。

甲狀腺癌3大種類

據本港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20年共有978宗甲狀腺癌新症,當中男性佔203宗,女性則有775宗,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0.3比1,死亡數目則有46宗。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早前向《晴報》指出,甲狀腺癌主要有以下幾大類型:

1. 高分化甲狀腺癌,生長速度較慢,又分為乳頭狀腫瘤及濾泡狀腫瘤。最常見的是乳頭狀腫瘤,約佔整體甲狀腺癌的85%。
2. 甲狀腺未分化癌,生長速度快及致命率高。
3. 甲狀腺髓質癌,較多見於遺傳性的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症。 

5大常見徵狀

甲狀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容易令人忽略或以為是其他疾病,當中較常見的徵狀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7.jpg"}}{{/hket:inline-image}}​​​​​​

甲狀腺癌6大常見成因

甲狀腺癌的成因至今仍不明,醫學界推測有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hket:inline-image name="604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055.jpg"}}{{/hket:inline-image}}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陳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