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港府因應學生自殺個案增加而設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事隔多年,近月本港學生自殺個案似乎有上升趨勢,情況引起大眾關注。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今日(20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近月出現的學童自殺問題的幅度及深度比2016年嚴重,部分個案亦牽涉年前社會運動及疫情帶來心理影響,認為學校及家長應配合疏導學童情緒。
同場加映:
管家王|親自改裝露營車 港媽帶5歲女車中泊 7日環港以車為家
{{hket:ul-video id="9613"}}{{/hket:ul-video}}
3個月內12宗學童自殺 遺書揭與社運疫情有關
葉兆輝指從監察系統所見,9月至今本港已有12宗學童自殺個案,從部分輕生學童的遺書及相關研究中得知,有部分個案的成因與2019年社會運動及歷時約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他指出重大社會事件可能令年輕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離,有部分人或選擇在近年移民海外,學童原來的傾訴對象如老師及朋友亦可能因而離去,時近年尾考試季節亦可能增加學童心理壓力。葉兆輝指根據警方提供資料,約7成年輕人輕生個案都沒有精神健康問題紀錄,同時根據過往紀錄,約半數人面臨問題時不會主動尋求協助。
高壓管教或損親子關係
除朋輩及學校支援之外,葉兆輝認為家長在防止學童自殺問題上亦扮演重要角色。要減少對子女造成心理壓力,葉兆輝認為家長不應將子女當成實現自身願望的工具,同時亦不宜採用過於高壓的管教方式。
他分享曾遇過的個案,指家長發現子女沉迷打機時可能生氣至「拔電線」,令雙方情緒更加惡化。葉兆輝指電視遊戲對部分年輕人而言可能重要如「命根」,家長衝動行事或成「出事」導火線,建議家長要以平靜心態處理親子問題。
學童自殺起因眾多 精神科醫學院:或涉學業壓力、社交媒體影響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指根據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香港在過去10年,每10萬人裡面就有12至14人自殺,同時「自殺」是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醫學院認為近月接連出現的學童自殺個案令人不安,並強調導致學生精神健康問題以及自殘與自殺的因素眾多,其中包括學業壓力、家庭問題、人際衝突及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等,期望教育工作者、家長、醫療人員以至社工能夠多方合作,透過減輕困擾青少年和學生的相關因素和壓力以紓緩問題。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日本地震|漫畫家預言7月將有大地震? 日本1/3國土消失海嘯恐波及香港 專家分析香港地震風險
|
-
Sick問識答|鼻水長流是過敏或感冒? 醫生教7大症狀助判斷+分享3招速效緩解不適
|
-
龔慈恩大推健康新染法!上色效果媲美化學染*仲持色3星期!洗3日=染1次!換支洗頭水 每月染少一次!天然+方便+省時!
|
-
飲食攻略|每日煮1款魚助「變聰明」 毒物專家養出2名醫科兒 忌1種煮法令營養流失
|
-
好人好事|女子油麻地路邊暈倒途人合力施援 80後小紅書男感動:香港人的善良是刻在骨裏!
|
-
名人健康丨曾擁逾500名女友 69歲歌王驚患膀胱癌歷30次電療嘆:性能力變差
|
-
珠海長隆意外︱珠海長隆電單車特技表演失控衝撞人群 前輪疑壓倒小朋友驚悚畫面曝光
|
-
沖涼都要夠環保!滴露防菌保護沐浴露環保補充裝 減塑+防菌全面Up!
|
學童自殺|3個月12宗學童自殺案 有遺書揭受社運疫情影響 學者:朋輩移民失傾訴對象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31120
學童自殺|3個月12宗學童自殺案 有遺書揭受社運疫情影響 學者:朋輩移民失傾訴對象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2016年,港府因應學生自殺個案增加而設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事隔多年,近月本港學生自殺個案似乎有上升趨勢,情況引起大眾關注。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今日(20日)接受電台節目訪問時指,近月出現
https%3A%2F%2Fskypost.hk%2Farticle%2F3655667%2F%E5%AD%B8%E7%AB%A5%E8%87%AA%E6%AE%BA%EF%BD%9C3%E5%80%8B%E6%9C%8812%E5%AE%97%E5%AD%B8%E7%AB%A5%E8%87%AA%E6%AE%BA%E6%A1%88%20%E6%9C%89%E9%81%BA%E6%9B%B8%E6%8F%AD%E5%8F%97%E7%A4%BE%E9%81%8B%E7%96%AB%E6%83%85%E5%BD%B1%E9%9F%BF%20%E5%AD%B8%E8%80%85%EF%BC%9A%E6%9C%8B%E8%BC%A9%E7%A7%BB%E6%B0%91%E5%A4%B1%E5%82%BE%E8%A8%B4%E5%B0%8D%E8%B1%A1
https://skypost.hk/article/3655667/學童自殺-3個月12宗學童自殺案-有遺書揭受社運疫情影響-學者-朋輩移民失傾訴對象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55000/3655667/ee2d9d3a-378c-4576-a13e-883b6ec626dd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55000/3655667/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655667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家居,疫情,壓力,健康問題,葉兆輝,自殺,學生自殺
地產,家居,時事,社會民生,疫情,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壓力,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人物,葉兆輝,實體詞,罪行,自殺,教育,教育議題,學生自殺
學童 家長 個案 問題 葉兆輝 影響 疫情 對象 心理 年輕人 社交 媒體 社會 朋輩 社運 壓力 中心 精神 移民 學業壓力 因素 遺書 學生 運動 工作者 學校 關係 教育 晴報 頻道
2023-11-20
學童自殺-3個月12宗學童自殺案-有遺書揭受社運疫情影響-學者-朋輩移民失傾訴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