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精神健康|逾半學前兒童家長有抑鬱症狀 認知行為治療改善家長情緒抗逆力

發佈時間: 2023/11/13

協康會一項調查發現,育有學前兒童的家長當中,有超過半數家長呈抑鬱症狀,四成SEN學童家庭的功能更被評為不健康,抗逆力處於風險水平。故該會聯同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系推行計劃,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提升家長的情緒抗逆力和家庭功能、減少親職壓力及促進家長與子女的情緒健康,結果九成家長負面情緒回復健康水平。

同場加映:
管家王|爸爸組新家庭6歲遭遺棄送兒童之家 港男屢遇恩人做社工回饋

{{hket:ul-video id="9557"}}{{/hket:ul-video}}

逾半學童家長抑鬱

協康會「幼兒駐校社工服務」去年2至3月期間,就「香港兒童家長親職壓力及抗逆力」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由兩部份組成,包括針對265名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的香港家長進行分析,旨在開發和驗證「社會生態情緒韌性量表」,從多系統角度評估本地父母的情緒抗逆力,結果對265名家長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後,成功識別了不同程度壓力的家長。

第二部分於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間進行,涉及330名育有5歲或以下兒童、表現出輕微或以上負面情緒症狀的家長,目的是評估認知行為治療的有效性,以實證有關計劃成效。

接受認知行為治療 近8成家長家長抗逆達高水平

根據認知行為介入組的數據,協康會指介入後與3個月後的跟進當中,家長負面情緒達健康水平的百分比由72.5%上升至91.1%、家庭功能健康水平由0.9%上升至1.8%;學童困難程度的改善百分比由37.6%上升至46.8%;家長情緒抗逆力達至高水平的百分比則由59.6%上升至76.1%,同時有9成家長的負面情緒已回復至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協康會又發現對照組(即只有社工介入,而未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在3個月後的跟進中,其負面情緒、親職壓力和情緒抗逆力有所改善,但同時發現認知行為介入組在改善家長情緒健康、家庭功能及學童困難程度都優於恆常社工服務對照組,當中部分益處在3個月後持續存止屙藥。

情緒抗逆力VS學童困難程度

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座教授黃富強指出,數據反映當家長負面情緒減少時,子女的情緒和行為困難也相應減低,表明家長和子女在情緒健康方面的相關性。有效的介入策略不單協助家長增進情緒健康,也應能夠提升家長面對逆境能力,間接提升子女的健康和福祉。情緒抗逆力建基於家長的情緒彈性、應對能力、善待自己、共通人性、家庭支援和社會支援六個範疇,讓他們有更多的個人和人際資源去面對各種困難,並能夠適應負面情緒和事件,當面對挑戰時仍能維持良好的情緒健康。

認知行為治療  減少情緒困擾

是次協康會與浸大推行的「Project PSI學前單位壓力介入策略」,運用了認知行為治療方式協助學前兒童家長認識在照顧子女的事件上所出現的個人思想規條及思想陷阱,以及學習不同技巧以應用於思想模式上的調節,從以建立學前兒童家長嶄新的生活經驗與詮釋,並取代過往的負面經驗,這將有助學前兒童家長加強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及減少情緒困擾的情況。

「社會生態情緒韌性量表」 及早識別低抗逆力照顧者

協康會區域經理吳晃榮指出,協康會與浸大社會工作系共同建立已驗證的「社會生態情緒韌性量表」,鼓勵各提供兒童服務的單位如幼稚園/幼兒中心、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學前復康服務、小學(初小)同工(老師、社工等)運用此量表作評估工具,以及早識別低情緒抗逆力家長。協康會已設立「社會生態情緒韌性量表」網上平台,供業界使用或家長進行自我評估,家長如出現低抗逆力時,應盡快向所屬學校的駐校社工及家庭服務中心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