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程度上做社工是讓我償還以前欠下,但不知道該如何還的人情債。」現年39歲的陳觀照(Tommy)在爸爸另組新家庭後被遺棄,6歲時與二哥一同被送到聖基道兒童院,12年間遇上不少對他影響深遠的家長和舍監,縱使沒有雙親陪伴,也能充分感到家庭溫暖,長大後毅然投身社工行業,希望透過幫助其他人,以回饋昔日的恩情。
Tommy為三兄弟中的么子,由於爸爸在媽媽逝世後再婚,繼母誕下一子,因經濟能力不足以撫養四名小孩,當年未夠6歲的Tommy和7歲的二哥被爸爸送到位於大埔的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至於8歲大哥則由爺爺照顧,只有四弟與父母同住。
未足6歲被送到兒童院
他憶述,爸爸最初以「有嘢做」為由,將他和二哥送到兒童院「放假」,後來兩人被送到兒童院的次數越來越頻密、時間也越來越長,直至有日舍監表示爸爸會放棄兩兄弟的撫養權,令他成為「孤兒」,不過Tommy坦言當時並無太大感覺,
「其實沒有特別意識到甚麼是孤兒,當你在兒童院長大,身邊都是這種人,相對上不是太突兀,潛移默化這件事,沒甚麼大不了。」
Tommy和哥哥對爸爸並無怨恨,但難免有點失望,「為甚麼你不要我們?窮就窮吧,為甚麼不可以一齊捱?」多年來三父子都無聯絡過,故他們長大後亦無打算重聚,惟獨心中仍然記掛著大哥,只是想到大哥和爺爺已有自己的生活便不想打擾,相信有緣他日總會再相見。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由「大院」轉到兒童之家
雖然兩兄弟同時入院,但因為Tommy未足6歲而要入住嬰兒部,與身在兒童部的哥哥分開,即使未幾就轉入兒童部,但兩兄弟不屬於同一個家舍,見面的時間就只有吃飯和上學時間,當時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當時Tommy和其他小朋友居住在俗稱「大院」的兒童院內,由家舍的家長和舍監照顧,院內有齊游泳池、球場、遊樂場等,平日也需學習基本自理能力,例如整理床鋪、衣櫃、日常清潔等。他10歲又從「大院」搬到公共屋邨內以家庭形式運作的兒童之家,發現居住環境截然不同,例如住居附近生活配套齊全,附近有商場、有球場,又可以到其他同學家中玩,他笑言:「那時候才知道生活是如此多Fun(樂趣)!」
昔日「大院」有超過10個家舍分佈在山頭,每家都有16個小朋友居住,通常所有人都會在中央飯堂進食,但兒童之家則只有8個小朋友,有家務助理準備好一日三餐,小朋友共枱食飯,彼此之間亦會互相照顧,Tommy形容感覺更像一個家:
「大家真的一起生活,我覺得兒童之家,真的是一個家。」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jpg"}}{{/hket:inline-image}}
成長路上不乏恩人
成長路上沒有父母陪伴,但Tommy獲得的愛和關懷不比其他小朋友少,每逢節日、生日家舍都有慶祝活動,不時有大企業向兒童送贈禮物,生活可能比基層家庭更好。但比起物質上的享受,他更記得心靈上的滿足,「由『大院』到兒童之家,6歲住到18歲遇到好多恩人,例如曾姐、Ivy姑娘、趙哥、慧姨、愉姨等等,好多時候都感受到甚麼是溫暖。」
其中一為要感激的人是當年兒童部的家長曾姐,他形容彼此建立親人般的感情,在得知曾姐突然要離職當日,他更忍不住嚎啕大哭,
「曾姐是照顧我很久的一個家長,轉入兒童部後遇到好多比自己年長的小朋友,她就像一個好大的保護,好像剛剛建立了關係,突然間告訴我她要離開了,我抱緊她哭,哭到連她也哭了。」
Tommy形容那是人生中哭得最厲害的一次,甚至比起得悉被爸爸拋棄時更難過,也讓他深深感受到何為不捨和愛,事隔多年他仍然記得那種感覺。直至多年後,他在一個舊生的婚禮上重遇曾姐,「那一刻突然好想抱著她,有種百般滋味在心頭的感覺。」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eg"}}{{/hket:inline-image}}
轉到兒童之家後,Tommy遇上家長慧姨,他指慧姨出身於中產家庭,從外國留學回港後就到家舍擔任正家長。他形容當時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就如一群「野孩子」,但慧姨從不看輕他們,加予管教之餘同時寄予厚望,更會利用自身的人脈,帶小朋友到周圍去見世面,又教懂他們社交禮儀,「她以行動告訴我們:『你們可以改變,可以不是這樣』。」慧姨更將自己的兒子帶到家舍,與Tommy他們一起生活,「以她的生活圈子,可以讓自己的小朋友不和我們這類人一起相處,但她不介意,某程度上是一份平等,一份尊重。」
感激家舍姨姨叔叔關愛
他又提到以前住在「大院」時,每逢放假不少小朋友都會回家,但自己和哥哥卻無家可歸,有次舍監Ivy姑娘主動帶兩兄弟回家,更獲得對方的母親款待,他形容:
「家長也好、社工也好,他們的心中、生活中都有你,你會感受到他們不只是打份工。」
最令他難忘的是,小時候有次半夜因為盲腸炎而緊急送院做手術,事後Ivy姑娘突然主動向他道歉,指當時他經常蜷縮在枱底喊肚痛,還誤以為他只是「扭計」而沒有正視,因差點害他送命而感到內疚。不過Tommy從未因此而責怪對方,如今Ivy姑娘已經移居加拿大,雙方也保持聯絡,
「幾十年之後她仍然記得這件事,問我現在的腸胃如何。這都衍生到我後期要找工作時,社工是其中一份我想做的職業,幫到有需要的人、拿出真心幫人是十分開心的,令雙方都感到滿足。」
做社工服務他人回饋恩情
Tommy成年後正式離院,搬到公屋與哥哥同住,輾轉升學修讀社會工作系,畢業後成為社工,希望以這種方式報答成長期間獲得的恩情。由讀社工開始,他已經參與不同的義務工作,幫基層家庭做簡單的小裝修、幫殘疾人士和長者做小型家居清潔等,畢業後仍然繼續做基層家庭服務,後來才轉為做長者服務,並且持續做義務工作,
「我都經常都問一個問題,到底幫人的原意是甚麼?你不斷關顧那個人,陪他一起哭 一起笑,我真的看到一個一個人由絕望變成有盼望,乃至其家人都有盼望。」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不過在他眼中,兒時遇到家舍家長,可能比社工貢獻更多,「我們的家長都沒有社工牌,但老實說他們比起一個剛畢業的社工,我覺得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冀社會放下標籤 寄語同路人常懷希望
不同的人在自己生命中來來往往,Tommy形容18歲前的人生是「斷裂」狀況,乃至他沒有自信與人建立持久的關係,未敢與人戀愛踏入婚姻,而自己亦一直沒有正視問題,「我會這樣形容自己:我透過尋找和參與別人的問題,去忘記我自己的問題。」但隨著年紀漸長,他的想法亦逐漸改變,有次在教會的祈禱會中突然有所感觸,情緒得以抒發後開始慢慢學會放鬆和其他人相處,剛好幾年前在朋友的婚禮中重遇大學舊同學,緣份令兩人走在一起,終在去年共結連理。
許多人談起孤兒、兒童院會有負面印象,Tommy卻並不認同,
「我不覺得自己好慘,甚至有時慶幸自己在兒童院長大。我看到一些父母俱在,但父母關係好惡劣,而令到小朋友好難受的家庭,我沒有父母但不比他們可憐。 」
Tommy希望其他人遇到類似背景的小朋友時,不要有偏見和標籤,而是用心了解對方的想法和為人,「張開眼睛看、張開耳朵聽,了解到底他想走一條怎樣的路,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他以過來人身份寄語其他小朋友,縱使成長過程不太順利,只要抱有希望,總會開拓到屬於自己的新道路,
「在我們的童年、在成長過程中,遇幾多困難也好,也只是成長的一個階段,只要願意找人幫助,好多人好樂意一起走。不要忘記想做甚麼事,可能你會走冤枉路,但你一定可以走到終點,那些遠路可能會成為你的財產、經歷和希望。常常懷抱希望,如果有需要向人尋求幫助。」
每年約300名兒童寄宿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每年約為300名兒童提供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兒童之家及寄養服務),並設助養計劃,為失去父母、未能得到家人適當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及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安穩的環境及照顧,詳劃詳情:【連擊連結】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