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管家王|兩度流產歷漫長療傷路 失胎媽媽學習與傷痛共存

發佈時間: 2023/09/17

「即使會傷心,會痛,不代表要像以前一樣沉醉傷痛之中,努力在生活和哀傷裡取平衡。」80後的Edo和丈夫兩年前迎來第一個小生命,可是胎兒卻在23周時流產;約一年後她再度懷孕,可惜小寶寶再一次離他們而去。經歷兩次失胎之痛,Edo曾經陷入悲痛之中一蹶不振,連帶夫妻關係也受影響,所幸她和丈夫及時意識到問題,主動求助,情緒逐漸得以改善。儘管兩人至今仍難以釋懷,學會可以與傷痛共存,把對兩名寶寶的愛永藏心中。

{{hket:ul-video id="9168"}}{{/hket:ul-video}}

Edo和丈夫結婚7年,大約4年前開始計劃生育,可是經2年努力後仍未成功懷孕,漸漸失去盼待,結果卻在2021年6月迎來好消息,不禁為此感到又驚又喜。為了迎接得來不易的小生命,他們既緊張又期待,除了收集育兒資料,服食營養補充品,找合適的醫生之外,又一早就為寶寶改好名字,甚至報讀了陪月課程學習照顧初生嬰兒的技巧。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311.jpg"}}{{/hket:inline-image}}

連續兩度失胎

由於懷孕期間胎兒的狀況一直反反覆覆,他們都特別小心呵護,可惜胎兒仍在23周大時流產。儘管未曾與腹中胎兒相見,傷痛並無因此減少,Edo指最初並未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有很大波動,不過隨著時間越久,悲傷的感覺卻一日比一日強烈,

「起初這種傷心的感覺就像面對一個普通的親人離去,但一個多月後發現,這種哀痛的感覺不一樣,比寶寶剛離去時痛好多倍,原來我承受不到這種感覺。」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大約一年後Edo再度懷孕,不過這次夫婦倆擔憂多過喜悅,每次產檢前都戰戰競競,結果天意弄人,胎兒在第8周停止心跳,他們又要經歷失胎傷痛。她無奈道:

「這次寶寶好快就離開了,我們連一起累積回憶的時間都好少。有種『為甚麼又要重複多一次(失胎)』的感覺。」

她和丈夫總想找到兩次失胎的原因,更曾經質疑問題源於自己,希望透過自責令自己稍為釋懷,但做過多次檢查後,多個醫生都指兩個胎兒先後離去只屬「唔好彩」,相信下次懷孕失胎機會率甚低,鼓勵他們繼續嘗試生育。

失胎粉碎對未來的期待

由滿心期待到突然失去,Edo在失胎之後陷入無盡的悲傷,狀態頹廢失去生活的動力,就連對唯一的嗜好烹飪都沒有興趣。她指失胎比一般喪親更傷痛,心情更難平伏,因為流產來得太突然,所有對未來期望和計劃,都連同寶寶離開一次過化成了泡影,

「由懷孕的一刻甚至懷孕前,已經有很多畫面想現實,無論是和他一起去哪裡玩,還是一起做些甚麼事,但當寶寶離開後,所有憧憬都消失了。」

曾經有長輩勸喻他們不要再回想,又著他們收起與寶寶相關的物品,但她認為即使寶寶未出生,但始終都是家中的一份子,不應該否定他們的地位。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90_blur_censore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87_censored.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85_blur_censored.jpg"}}{{/hket:inline-image}}

Edo直言事後或多或少都會抗拒接觸親子資訊,但她本身為一名幼稚園教師,每日工作要接觸學生和家長,有時難免會觸景傷情,尤其看到有些小朋友未獲父母珍惜時,更令她意難平,「你們有垂手可得的機會其實很值得珍惜,為甚麼不對小朋友好一點?不愛多一點?珍惜多一點?」她坦言當時很想逃避,但為免影響工作需強忍悲痛,在學生和家長面前保持專業。

除了身心受影響之外,夫妻的關係也受到考驗,經歷失胎創傷後情緒波動很大,加上丈夫始終未體會過胎兒有血肉相連的感覺,使他們處理悲傷的步伐不同,導致彼此之間產生誤解,繼而影響兩人關係,「不是不愛大家,但這個情況下重新找到和對方溝通的方式是十分困難。」

獲心理輔導改善夫妻關係

當Edo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出現問題後,決定向有關機構及政府的心理學家求助,可惜情況並無改善,輾轉之下去年到賽馬會「小足.福」失胎支援計劃的其中一個主辦機構──恩遇-明愛失胎支援中心求助。

有次輔導員分開約見他們,著其丈夫嘗試代入妻子的角色設身理解對方感受,「輔導員對我丈夫說:『你太太生兒育女的人生目標有機會永遠都無法達成,你試想像自己的人生目標瓦解,就如同你太太的感受』,他頓時了解到我失胎後的沮喪。」她認為,輔導員能夠理解其哀痛,同時分析問題所在,有助夫婦倆更懂得互相體諒,也使她更主動分享心事,

「溝通時不是發洩情緒,而是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夫婦關係亦改善了。」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9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302.jpg"}}{{/hket:inline-image}}

與此同時,身邊親友的支持亦幫助他們振作,Edo憶述正當自己深陷於自責時,有朋友曾經提醒她:「其實你們已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讓自己有種被認可的感覺。農曆新年時,有親戚派利是給兩位已逝去的寶寶,她形容此舉對她和丈夫給予莫大安慰,「原來還有家人記得他們,寶寶被認同是家裡的一份子,我覺得很感動。」

學習與悲傷共存

流產之後,Edo和丈夫將胎兒的遺體安葬好,好讓逝去的寶寶有安身之處,兩人不時到墓園以另一個方式團聚,同時製作了許多小飾物作紀念,代表兩個寶寶在家中永佔一席位。經歷漫長的療傷過程,Edo心理狀況已經好轉,雖然她相信自己永遠不會為失胎而釋懷,但會努力學習與悲傷共存,慢慢恢復昔日生活步調,「即使會傷心,即使會痛,但不代表我要像以前一樣沉醉在傷心的感覺中。」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7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7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76.jpg"}}{{/hket:inline-image}}

正正因為曾經失去,所以Edo和丈夫更加珍惜和期待下一個小生命來臨,但即使日後再次懷孕,也不會忘記兩個已逝去寶寶。她談起一對子女,盡是愛和思念,

「好想對寶寶說:『對不起,爸爸媽媽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對你們好,想將你們留在我們身邊。無論將來家裡會否有弟弟妹妹,無論有多少個弟弟妹妹,但他們都不會撼動你在我們心中最重要的地位,你們永遠都是我們最愛的BB,永遠都是家中的哥哥姐姐。』」

Edo亦希望籍自己的經歷鼓勵同路人,不要為失胎而感到自責,因為無人比自己更愛惜子女,當也無法承受悲痛時,就必須要找身邊人和專業人士求救。

年均8000名孕婦失胎

恩遇-明愛失胎支援中心項目主任陳慧玲表示,根據政府統計數字,全港每5名孕婦就有1名曾經歷失胎,近年平均每年都有8,000名孕婦失胎。儘管情況普遍,但失胎卻被視為社會禁忌,失胎父母往往很難和別人討論,加上過去相關資訊不多,以致部分人對流產有誤解,為他們帶來壓力和創傷。

失胎除了為父母帶來哀傷,也可能夾雜其他情緒,例如自責、孤單、迷惘、抑鬱、焦慮和憤怒。此外,他們往往面對不同的困境,例如其父母的身份或不被認可、身邊人不理解他們的哀傷等;有時候親友的過分關心、責怪都會為他們帶來傷害,尤其部分人情緒較敏感,難以過渡失胎的悲痛,為他們的心理及夫妻關係帶來深遠影響。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266.jpg"}}{{/hket:inline-image}}

影響身心、夫妻關係

陳慧玲指出,雖然男方都會對失胎都會感覺哀傷,但始終未經歷過骨肉相連的感覺,故女士的哀傷期一般會較長,加上她們失胎後有機會需要藥物引流或者刮宮手術,對身心帶來一定傷害,假如夫婦對於失胎反應或情緒維持程度不一致,便會形成誤解和衝突,甚至導致婚姻破裂。

親友多聆聽陪伴

她表示,親友的支持對失胎父母相當重要,聆聽和陪伴皆是關心的好方法,但要小心一些安慰說話,雖然出於好意,卻有機會帶來二次傷害,例如「你們還年輕,再生多個吧」、「你千萬不要不開心」等,以及一些追究責任的說話都應該避免。此外,一些親子資訊都有機會勾起失胎父母的傷痛,因此假如他們未有心理準備,親友亦應理解和接受他們暫時不能出席某些社交場合。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8306.jpg"}}{{/hket:inline-image}}

陳慧玲建議,一些殯葬、追悼寶寶的儀式,都有助失胎父母過渡哀傷期,而他們亦不必害怕重提傷心事,以免抑壓自己的情緒,當發現無法處理哀傷時,最好找專業人士輔導開解,而親友也可以主動帶他們求助,互相扶持早日走出陰霾。

撰文:黎穎芯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