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李克強病逝|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心臟病離世 下巴膊頭痛、氣喘或為警號 拆解6大徵狀+黃金急救時間

發佈時間: 2023/10/27

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昨日(26日)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延至今日凌晨0時10分在上海不治,享年68歲。事實上,心臟病的確可隨時誘發猝死風險,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曾接受《晴報》指,猝死成因大多是由於心跳不正常,引發昏厥情況所致,而病發後5分鐘屬黃金急救時間;假如期間經急救仍未能復甦,時間越長,情況恐越來越危險。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新手爸難兼顧工作與家庭 醫生拆解3大難題+1招增湊B信心

{{hket:ul-video id="9405"}}{{/hket:ul-video}}

今年8月底拍到參觀莫高窟

李克強自今年3月卸任國務院總理後,一直沒有公開露面,直到8月底曾被拍到現身敦煌莫高窟參觀,當時氣色仍相當良好。

李克強在過去10年的總理任期內,持續對外開放、重視民營經濟,是中國扮演維繫改革開放路線的樞紐角色。李克強去年3月在兩會記者會說指:「今年是本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也是我擔任總理的最後一年。」雖然中國經濟內外形勢複雜嚴峻,但李克強當時表示,會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恪盡職守,用實幹來踐行承諾」,獲得好評。

李克強出生於1955年,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擁有該校法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及博士學位。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2013年3月出任中國總理,2023年在中國兩會上正式卸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一職,告別從政生涯,結束10年任期。

痛楚可蔓延至下巴、膊頭及背部

對於心臟病的猝死風險,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曾振峯曾接受《晴報》訪問指,心臟病屬於醫學上一種統稱,泛指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心率問題、心瓣問題等,通通都被歸納為心臟病;惟坊間大眾提及心臟病,普遍會認為等同「冠心病」。

假如患上冠心病,患者心口中間位置會出現「被重物壓住」的鈍痛感,有時痛楚甚至會蔓延至下巴、膊頭及背部。曾醫生指出,有部分患者雖然未必會感到心口痛,但卻會出現以下多個徵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56.jpg"}}{{/hket:inline-image}}

3招減輕心臟病發作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07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3.jpg"}}{{/hket:inline-image}}

曾醫生續指,病人一旦確診心臟病,多數會先檢查風險因素,例如是否患有糖尿、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情況,如果存在相關問題,則會建議病人改善健康習慣,例如飲食方面要控制糖分、脂肪含量及鹽分攝取,避免過量攝取。

心臟病發5分鐘內定生死?

心臟病發作或會引發猝死風險。曾醫生解釋指,多數心臟病患者猝死成因,大部分是由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所引起,通常是指心臟血管因突然閉塞,導致心臟缺血、出現混亂訊號,令心臟跳動變得不正常、血液無法正常輸送到達其他器官及大腦,從而引發突然昏厥的情況。

如患者出現類似情況時,身邊人應儘量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即發病首5分鐘時間,於現場即時進行心肺復復甦,以維持患者血液循環、減低腦部缺氧風;假如病人經過長時間急救,仍未能順利復甦,情況則會變得非常危險,而患者腦部恢復之前功能的機會亦會逐漸減小。

曾醫生建議大家,見到途人因心臟病昏倒失去反應時,可以第一時間電召救護車求助,之後再檢查對方脈搏。附近如有自動心臟除顫器(AED),只要將除顫器貼於病人身上,除顫器便會自動偵測病人心跳;如果偵測到心跳不正常,機器會有指示教導協助人士如何運作機器。假如不懂操作亦不必勉強,最重要仍是盡快聯絡醫護人員,將病人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心臟病未必影響壽命

有關心臟病治療方法有很多種,以冠心病為例,首先需要控制風險因素,例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等都要做好把關;另外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例如抗血小板藥、膽固醇藥等,皆屬於治療冠心病常用藥物。

有人認為,心臟病人體強多病、壽命較短。曾醫生表示,急性心臟病患者一旦病發,一年內死亡率約5%至10%,視乎患者危急情況、以及嚴重程度而定;但病情較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只要跟足醫囑服藥、控制好風險因素管理,例如糖尿病、血壓高、膽固醇,病情控制夠足夠理想,平日又多做運動兼無吸煙習慣,其實病人壽命一般與正常人相差不大。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