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醫療室|遇校園欺凌遭表哥性侵 15歲女患焦慮抑鬱症 醫生拆解成因+10大症狀

發佈時間: 2023/09/03

童年、少年的成長階段,對每一個人的人格構成都十分重要。然而,一名少女在初中時期不但慘受校園欺凌,被同學孤立,其後更慘遭同齡表哥性侵,雙重打擊令她一度直言:「我唔值得被愛」,最終證實患上焦慮抑鬱症,從此對外界失去信任,亦影響她的身份認同及自我價值。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媽媽谷」訊息多難消化易增壓力 醫生分享2招減低焦慮

{{hket:ul-video id="9060"}}{{/hket:ul-video}}

對外界缺信任 曾多次轉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俊良向《晴報》分享上述個案指,少女祺祺(化名)性格從小容易焦慮,在公開場合說話經常會表現緊張及身體不適。父母對她學業成績期望頗高,令她上中學後也希望跟成績好的同學交朋友,卻被對方疏遠,對她視而不見,她自中學起一直受同學欺凌。她在校園內只能封閉自己,亦令她總感覺自己不夠別人好。

不幸的是,她後來曾與同齡的表哥初嘗戀愛滋味,可惜遇人不淑,慘遭對方侵犯,令她引發情緒問題,最後證實患上焦慮抑鬱症。

因此,祺祺自15歲起已開始見精神科醫生,不過兩年間已轉換數次醫生,與醫生交流一直流於表面。林俊良醫生憶述首次與祺祺見面時,她表現緊張拘謹、迴避眼神,回答問題時亦模棱兩可,甚至直言:

「我很難信任醫生,很難坦白講出內心想法。」

康復後重新相信愛情

隨著逐漸深入的交流,林俊良醫生慢慢發現祺祺有時無法適當分辨不同的情緒,而且思想上存有謬誤及自動化思想(依賴同一套思考模式思考,或忽略現實或外在環境的其他因素),覺得有負面情緒是懦弱的表現,自己亦永遠無法達到他人(尤其家人)的期望,特別是祺祺曾多次強調:

「我唔夠好,唔完美,唔值得被愛。」

林俊良醫生亦留意到祺祺在童年及青少年期經歷的創傷,一直影響她的身分認同及自我價值。

經過藥物、認知行為治療及心理動力取向心理治療等療程後,祺祺透過和醫生的「合作」關係,慢慢探索及體驗到較深層的情緒,重新梳理埋藏意識深處的情緒,建立起自己的身份認同,她甚至開始期待複診,最終在22歲時成功從焦慮抑鬱症康復。她事後向醫生表示:

「感謝你的信任及陪伴,讓我重新認識自己。」

祺祺的抗壓能力亦大有進步,不但與家人關係更親密,亦學會重新接納愛情。雖然該段感情最終亦無疾而終,但她亦順利度過分手階段。祺祺最終更透過進修成為一位心理輔導員,盼望可透過自己的經歷,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同路人。

常見於26-35歲年齡層

對於焦慮抑鬱症,林俊良醫生解釋指指當事人同時面對焦慮和抑鬱情緒的困擾,但兩者的嚴重程度都不至於構成一個獨立診斷。當焦慮與抑鬱的徵狀都惡化至某程度時,當事人可被診斷為同時患有焦慮症與抑鬱症。

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資料顯示,焦慮抑鬱症是香港普遍的情緒問題,大約7%香港人受到影響,男女比例約為1:2,通常在26-35歲出現。

至於焦慮抑鬱症的成因,林俊良醫生表示與抑鬱症和焦慮症類似,包括: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2-07.jpg"}}{{/hket:inline-image}}

症狀方面亦與焦慮症和抑鬱症類似,但程度相對較輕:

  • 難持續快樂
  • 不想社交
  • 口乾、頭暈
  • 顫抖、肌肉繃緊
  • 心跳加速
  • 容易疲倦
  • 工作時難以集中精神
  • 影響胃口
  • 失去性慾
  • 失眠

如留意到自己或身邊人遇到類似狀況,並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林俊良醫生籲應盡早尋求專業人士協助,避免情況惡化。

{{hket:inline-image name="000.jpeg"}}{{/hket:inline-image}}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俊良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