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隱睾症|孫仔自幼常出入醫院 7歲始確診隱睾症 爺爺質疑醫院疏忽錯過黃金治療期

發佈時間: 2023/08/28

病人責任抑或醫院責任?《東張西望》日前報道,一名男童出生時只有4磅,自幼體弱多病,直至最近意外發現患有隱睾症,可惜現已7歲半錯過「黃金治療期」。爺爺質疑孫兒多年來經常出入醫院,醫院、診所及母嬰健康院卻未曾發現,質疑涉及醫療疏,他說︰「唔係一年半載,而係7年半以嚟都冇人檢查到有呢個病!」不過院方就有另一個說法。

同場加映:
管家王|帛金有公價?眼淚不能滴到逝者?殯儀師拆解10大迷思禁忌

{{hket:ul-video id="9023"}}{{/hket:ul-video}}

細孖出世體弱多病

爺爺在節目中表示,媳婦7年多前懷上一對孖仔,產前檢查並無發現胎兒有異常,由於她並非香港居民,故當時需在私家醫院分娩。正常的臍帶應由靜脈及動脈組成,但細B的臍帶卻缺少了靜脈,阻礙在母體內吸收營養,導致他出生時僅4磅,加上細B在出生期間肺部受壓,故出生未幾就需接受急救,其後轉送到伊利沙伯醫院的ICU。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當時醫生發現細B心臟「生唔埋」,但因為未足磅而未能立即做手術,直至細B體重達6磅時,再轉到瑪麗醫院做補心手術。細B接受手術後情況穩定,成長進度始終不及大B,身高相差一截,至2歲多時更證實患有自閉症,需經常出入醫院和診所。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7.jpg"}}{{/hket:inline-image}}

7歲始證患病 錯過黃金治療期

細B讀小學接受學生健康服務時,醫生發現他其中一粒睪丸「縮咗上去」,即是患有隱睾症,惟現時7歲半的細B已錯過「黃金治療期」。爺爺得悉後晴天霹靂,擔心日後會影響孫兒的生育能力和身心健康,

「突然間好似畀雷劈咁,無法接受,出入醫院、健康院咁多次,比平常人多好多倍,都冇發現到?到而家7歲半有多先發現有呢個病,當呢個小朋友係你嘅親人,你會唔會有咁大疏忽?」

醫生寫轉介信予細B到醫院排期檢查,政府專科需排期幾個月,於是爺爺帶細B到母嬰健康院求助,他形容職員態度敷衍,經投訴才有較高級的護士回應,並著他們到醫院急症室求診;之不過,急症室醫生仍是寫轉介信讓細B到醫院排期,並且叮囑他們加倍小心,不要讓細B的重要部位受到碰撞,否則可能會有危險,令家人更加擔心。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5.jpg"}}{{/hket:inline-image}}

媽媽隨後帶細B到深圳的醫院求醫,醫生同樣指已錯過最佳治療期,因情況屬危急要立即安排做手術,同時明言難以保證手術成功,同時亦擔心術後要經常往返兩地複診,最後他們決定留港繼續醫治。

醫管局:家屬無帶病人覆診

之後,他們聯絡孖仔出生的私家醫院,院方指因細B出生時情況危急,故當時已將其身體狀況清楚列明於排版(紙本病歷),當中亦包括睪丸異常,再交由公立醫院跟進。至於細B從瑪麗醫院出院時,其出院紙上只列明曾做過心臟手術,但無提及隱睾症。

醫管局回覆節目組查詢時表示,伊利沙伯醫院將病人隱睾症情況紀錄在2016年5月1日的出院撮要中,並安排他在同年6月1日到該院泌尿科專科門診作超聲波檢查,及在7月27日到兒科專科門診複診。不過家屬當時並無帶病人檢查及複診,事後也沒有重新預約複診日期。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85.jpg"}}{{/hket:inline-image}}

至於媽媽則表示,細B轉院當日, 她由一名伊院護士陪同前往到瑪麗醫院,期間簽署了一份文件,當抵達瑪麗醫院後,院方員工便將載有細B的保溫箱推送入院,而伊院護士就把文件夾交到瑪麗醫院職員手中,她手上只有大B的伊院出院紙和複診紙,以及細B的瑪麗醫院的出院紙。她補充,只希望細B能早日接受手術康復,並感謝伊院護士對兒子的耐心照顧,承認自己作為母親也有疏忽,

「我不想追究任何人的責任,畢竟事情發生,我也有責任,如果我更細心一點,也會早一點發現細B的問題。」

隱睾症延醫2大風險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在節目中解釋,正常情況下胎兒在約30周大時,睪丸會由腹腔沿著腹股溝下降至陰囊,但少部分胎兒的睪丸未能跟隨正常步伐,下降到正常位置。陳醫生指即使嬰兒出生時有隱睾症,大部分都會在約4至6個月大時,睪丸自行下降到正常位置,故嬰兒1歲的發病率只有1%。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陳醫生表示,兒科醫生都會為初生嬰兒作詳細檢查,尤其會特意幫男嬰檢查其陰囊內的睪丸位置,若有單邊隱睪情況,會明顯看到睪丸不對稱。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建議家長持續觀察情況,若有需要會在男嬰18個月大前做睪丸固定手術,將睪丸移至陰囊。

他指出,睪丸停留在腹股溝或腹腔,較接近中央溫度,若睪丸長時間過熱,有機會影響其日後的生育能力,此外亦會增加患睪丸癌的風險。但隱睾症有伸縮情況,此類情況問題不大,最好請醫生檢查清楚。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