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醫療室|父母為專業人士非常嚴格 男生壓力過大𠝹腿 醫生拆解5大自殘高危風險

發佈時間: 2023/08/13

最近收到家長查詢,表示發現自己的小朋友有傷害自己的行為,身上亦因此留下不同大大小小的傷疤,家長不知該如何處理而尋求幫助。香港救助兒童會於2019年和2020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有42%受訪學生表示長時間有時或經常感到不開心及失落,每5個學生就有3個擔心他們認識的人會自殘。究竟有哪些原因導致小朋友會有自殘傾向,作為家長或監護人又可以怎樣做呢?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產後媽媽奶量不足易自責低落 醫生分享1個方法減輕壓力

{{hket:ul-video id="8907"}}{{/hket:ul-video}}

家庭問題、自我期望 易致自殘傾向

Andy是一位初中生,父母親均是繁忙的專業人士, 父母因此對他的學業要求非常嚴格,Andy要維持名列前茅的成績才能獲得父母的關注和認可。漸漸地Andy的壓力過大,開始出現自殘傾向,大腿上留下了一個個撕劃過的傷疤;小芳是一位高中生,近一年在準備文憑試的過程中倍覺壓力,加上和同學之間的競爭,她自感表現未如理想,亦開始出現一些自殘的行為以紓解壓力。
 
至於故意傷害自己的原因,一些比較常見的因素包括:

  • 使用錯誤方式應對情緒困擾及壓力
  • 作為向外界發放求救的訊息
  • 通過傷害行為試圖讓自己處於掌控者的角色
  • 懲罰自己
  • 緩解難以承受的緊張情緒

除了以上原因,當下以及過往不好的經歷都可能會導致人們產生自殘的想法甚至行為。這些經歷通常包括很多事情的日積月累,例如: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2-06.jpg"}}{{/hket:inline-image}}

由於這些事情對人本身的創傷都可能形成心理健康問題,因而導致衝動行為或難以控制情緒等的表現。
 
如何避免自殘?
 
在面對極大壓力或經歷困難的時刻,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去分散注意力,避免有自殘的想法及傾向。我們可以嘗試將自己的想法跟身邊的朋友、家人、社工或專業醫護人士分享。每個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方法去正面處理導致自殘傾向的情緒,例如可以在感到焦慮或傷心的時侯用一個安全的方式釋放及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有可能產生自殘行為之前,先讓自己停下來等一等,作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如出外散步、聆聽輕鬆的音樂、或是進行一些自己感興趣又安全的活動,讓自殘的想法隨著時間消失。你亦可以在感覺焦慮不安的時侯,調整自己的呼吸以放鬆自己。在自殘甚至自殺的想法一直冒起,記得即時向專業人士求助,按照所訂下的計劃去逐步進行心理以及精神方面的治療。
 
除了教導子女以上的方法,家長和學校也應該合作關注子女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了解家庭情況,聆聽他們的感受以及引領他們作出安全的減壓訓練。家長亦可以多與學校和老師溝通,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提供適當的心理輔導、情緒支援以及教學上的支持,以幫助學生減輕壓力。
 
處理子女的自殘傾向需要醫療團隊、家長、學校和社工的共同努力。通過加強與孩子的溝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建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提供適當的心理治療和輔導等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建立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hket:inline-image name="000.jpeg"}}{{/hket:inline-image}}

撰文:精神科專科醫生謝結儀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